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开发商奇葩方式促销:买栋别墅送套高层住宅

2014年05月12日 18:21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有开发商推出买别墅送高层住宅的优惠活动。 邱晓宇 摄

  11日,在香港中路,一处房产广告牌用词十分“抢眼”。本报记者 杨广帅 摄

本报记者 邱晓宇 刘腾腾
  买别墅可获赠高层住宅、开发商垫付部分首付挖客户……房地产商使出各种奇葩方式促销。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行业进入价格调整期,今年第二季度,开发商为回笼资金仍然会坚持“跑量”,并及时“换仓”谋求下一轮市场的发展机会。
现象 开发商垫首付,别墅买一赠一
  近期,青岛不少楼盘使出各种手段进行促销。黄岛区水晶海岸项目,亮出“开发商帮着垫首付款”的优惠招牌,此次活动从3月开始,到6月结束,有购房需求的顾客只需付10%的首付款,剩余20%的首付款由开发商垫付,待项目于10月31日交房时再由购房者补齐。在青岛,打出“买房垫付首付”或“零首付”的楼盘不在少数。
  香港上市房企佳兆业在青岛开发的水岸新都项目推出联排别墅买一赠一活动——买一套别墅送一套指定户型的高层住宅,高层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共9个名额。该项目高层均价每平方米7000元左右,联排别墅均价每平方米为12000元左右。购买一套340平方米的别墅,相当于打了8.5折。
  此外,市区一房产开发项目推出了乘坐直升机360°空中瞰房活动,活动邀请业主和准业主参与,开发商动用直升机“引诱”业主看房。
  记者调查发现,打折促销楼盘不在少数,不过这些楼盘的置业顾问均称,优惠幅度并不会对利润空间有太大影响。“垫首付”的促销手段也只是给购房者筹集资金一个缓冲期,没有实质性降价。
分析 楼市崩盘不可信,房地产进入调整期
  不少人士认为,房地产商使出奇葩方式进行宣传,并搭配价格优惠套餐,是因为楼市要崩盘,房地产商才要绞尽脑汁“抱”买房者大腿,迅速跑量。地产人经理俱乐部副秘书长刘博对这一观点持否认态度,他认为,无论是从经济层面考虑,还是从社会稳定发展角度出发,宏观政策都不会容忍房价崩盘。
  刘博分析:首先房地产行业在中国属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有重要作用。楼市一旦崩盘,相关上下游产业也会受影响,导致整体经济环境受到严重冲击。经济下行影响面也非常广泛,甚至会导致失业率增加,因此政府不可能让房地产行业崩盘。
  其次,目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而债务抵押也有很大部分来源于土地转让收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迫于还债压力,一定会稳定房地产市场。
  再者,从房地产市场具体销售情况来看,每当有优惠,就会出现抢购场面,这一点就很好说明了房地产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也说明房价优惠能刺激购买需求的释放,因此一些开发商会选择适当优惠。
展望 限购可能松绑,不同城市将分类调控
  4月22日,无锡户籍新政正式出台。规定自今年5月1日起在该市购买成套商品住宅(含二手房)、户均建筑面积达60平方米以上,且在该市有稳定工作的人员,准予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来锡落户。随后,南宁、天津等城市又有限购定向松绑的消息。
  同策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分析,在市场成交量走低的市场背景下,对于库存量偏大的城市或区域,不排除地方性一些“微调”的定向宽松政策出台。这也符合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点明的2014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方向:“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有一批类似天津、南宁的二三线城市也会出台定向放松限购的相关措施,刺激市场需求释放,青岛也有可能在此行列。
  当前来讲,银行信贷紧缩已是既定的事实,总的来看,楼市二季度已经难以出现大幅反弹的机会,开发商也不可能从价格上获得相对不错的利润空间。在今年第二季度里,开发企业仍然会坚持“跑量”的基本原则,坚持以现金为王,根据政策层面“阶段性”的变化特征,一方面通过“跑量”回笼资金,另一方面,将资金投入到土地市场拿地,及时“换仓”谋求下一轮市场的发展机会。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