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首套房贷优惠或仍难觅 刚需者活用三招巧贷款

2014年05月16日 11: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曾是各大银行竞相争逐的“香饽饽”,然而,近两年来,伴随楼市调控不断升级,房贷业务意外“遇冷”。不过近日,央行直接发话,要求各商业银行保证正常房地产融资需求,提高贷款发放和审批效率,不许停止个人购房贷款。此外,银监会也要求商业银行加快房贷的发放并合理定价。在房地产贷款市场不断萎靡的大背景下,央行和银监会齐齐“发话”,引发广泛热议。

  央行喊话商业银行 保护刚需或释放积极信号

  央行要求,银行应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需求,科学合理定价,综合考虑财务可持续、风险管理等因素,合理确定首套房贷款利率水平。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作为宏观调控的中枢机构,央行出面直接与商业银行对话,并提出给予首套房贷支持的具体要求,在平常并不多见。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央行从住房贷款刚需端入手提出指导意见,对于改善民生并缓解房地产市场投资销售下滑带来的经济增速下行和金融风险压力有一定益处,货币政策微调或走向定向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央行的“喊话”,有商业银行人士表示,“这是央行的窗口指导意见,但各家银行最终要落实相关政策,还是得根据自身资金情况而定,首套房贷款的优惠利率估计未来依然难觅。”

  房贷指导再引“救市”传言 专家称“太敏感”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无论是近期各地频传的“限购松绑”,还是此次央行指导房贷会议,均被不少媒体解读为政府在出手“救市”。

  “指导意见并不会扭转楼市调整的局面,谈不上救市。”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并不认同央行在“救市”的说法。

  财经评论员谭浩俊也表示,此次央行会议解读为政府“救市”是对楼市调控太过敏感、对房价可能再度上涨太过担心的结果。他还指出,所谓“救市”,关键不在如何依据市场需求调整政策,更不在针对居民居住用房出台鼓励政策,而在于有没有鼓励投机、鼓励炒作、鼓励抬高地价和房价。

  新华社文章也指出,央行力挺首套房房贷需求,体现了一直以来的差别化房贷政策,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方向的变化,市场不宜过多解读。

  成本高企 存款流失 商业银行:无奈之举

  事实上,央行此举出手调控房贷,是因为从去年至今银行房贷紧缩,停贷现象严重。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房贷荒”就一直未能缓解。刚刚过去的4月份,房贷市场也并没有放松迹象,首套房贷不仅优惠利率难觅,更是普遍出现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至1.2倍的情况。银行放贷难、放款慢已成普遍现象,部分银行甚至出现半年不放款的情况。

  中融360数据显示,在调查的27个城市中有21个城市有停贷现象,停贷银行主要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是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存款流失,导致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存贷比情况都不乐观,在额度紧张的情况下,放弃收益相对较小的首套房贷业务,或者说提高利率水平,让有限的放贷资金获得最大收益,也是银行无奈的应对之举。”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也是银行的资金成本日渐高企的重要原因。此外,央行最新的统计数据表示,因为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4月份的人民币存款减少6546亿元,同比多减5545亿元,银行存款的流失正在加剧。

  与此同时,防控风险也是银行收紧房贷的主要因素。目前的房贷越来越显现出“高风险、低利润”特点,而且回收周期很长,风险和收益的不匹配使得银行在贷款额度有限的情况下,将资金转向其他业务。

  房贷收紧短期难改 刚需者活用三招巧贷款

  在房价还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银行的偏好转向将给“刚需族”带来巨大压力。专家建议购房人巧用金融手段,寻找贷款新方法。

  招式一:注意抓时点,月初申请贷款争取充裕的放贷额度。一般来说,银行月初的额度会相对充裕一些,因此赶在月初申请可以适当缩短获得贷款的时间。

  招式二:“商贷+公积金”组合申请模式。建议购房者可先申请公积金贷款,不足的部分再申请商业贷款,可节约贷款利息,又缓解了商业贷款的资金压力,有助于提高审批时效。

  招式三:通过担保机构合作获取专业贷款方案。专业担保机构和多家银行都有稳定的合作关系,拥有丰富而稳定的资源,比购房人自己单枪匹马向银行申请要优越很多,而且在放款速度与利率上具备一定的优势。(记者 邢晓宇)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