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买学位房有风险?人户一致最重要

2014年05月19日 10:06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从广州相关数据看到,2008年出生今年入学的户籍人口数已超过8万人,比2007年出生去年入学的人数多近9千人,2007年下半年出生的“金猪宝宝”和2008年出生的“奥运宝宝”一起“杀到”,导致今年学位紧张。据悉,越秀、海珠、天河的多所小学仅地段生就已爆棚。据户籍出生人口统计,除2009年出生明年入学的孩子数量将比今年略微减少外,2016年至2018年入学的儿童人数将连续3年攀升,到2018年将突破9万人。

  入学孩童人数不断攀升 学位房将更受欢迎

  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在持续收紧“择校”名额,天河区去年开始已有多所小学实行“零择校”,海珠区的地段生人数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500多人,今年预计近20所小学将实现“零借读”、“零择校”。若入读名校只能通过地段生实现,可预见的是学位房将更受欢迎。每年教育部门基本是4月30日左右公布学校招生地段及招生政策,而5月上旬就是小学报名的时间,中间最多只有十多天供家长们应对突发状况。为了孩子读书,近日不少家长紧急去房屋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有的学校凭房管局的回执可接受报名。

  完全房产人户一致不需证明房产唯一

  王女士的孩子今年就要读小学一年级,近日她听朋友说,因为生源多,如果不是唯一住房就可能被调剂,听到这一消息,名下有两套房的她赶紧去海珠区教育局咨询一下,总算放下心来:只要是户口本与房产证上人名一致的,适龄儿童在本区的居住地为父或母的完全房产,就不用再额外查册,如果不是全权的,才要出示查册证明,证明名下无其他房产,而地段生就不会被纳入调剂统筹范围了。而张女士的孩子对口读的学校是大沙头小学,户口所在地房产在孩子爷爷的名下,孩子和爸爸户口跟爷爷在一个户口簿内,但张女士名下还有一套和父母联名的小房子,学校招生人员告诉她,她这种情况属于要统筹的,不得已下,张女士只好将名下房产“转给”父母,从房产证上除名了。

  业内人士表示,因学位房购入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不能顺利入读目标学校,真是哭都没地方哭了,所以家长们也格外紧张,还有人通过假离婚来实现唯一房产。记者咨询海珠区教育局获悉,目前需要“唯一住房证明”的主要是不完全房产,指房产证上除夫妻双方以外,还写有其他人名字,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的房产。只要“人户一致”,即适龄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同一户籍,适龄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实际居住地与户籍地址一致,就是地段生,不会被划入调剂统筹。记者从荔湾区、海珠区房地产交易登记所等处了解到,确有不少家长通过买卖或赠与方式来实现转名,买卖交易大约5~10个工作日可完成,而赠与则需双方到公证处公证,并要按照房产估价的3%缴纳契税。

  中原地产市场部主任黄燕飞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可在网上预约办理交易,非常方便,只要资料准备齐全,一日内就可办理完,等待十个工作日左右就可拿到新的房产证。因为房产证中没有产权比例的约定,因此不少人会选择买卖交易的方式,来加名或减名,实现转名,比如母女共同拥有房产,女儿按只占有房产10%的比例将房屋转让给母亲,这样在缴纳税费方面就很便宜了,也不会受限购名额等影响。赠与则需要注意不能赠给已经拥有两套住房的人士,也不能赠与没有三年以上社保的外地户籍人士。

  相关链接

  办理儿童入学房产证明需要携带的资料:家庭成员身份证、家庭户口本、结婚证、儿童出生证等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转名流程及税费

  加名或减名:实际上就是二手房屋买卖的流程,可先在“阳光家缘”网上预约,备案房屋买卖合同,双方携带房产证、身份证、户口本、婚姻证明、税费缴纳凭证等资料,需要缴纳的费用包括房屋所有权登记费:50元/宗、交易手续费:3元/m2、权证印花税:5元/本、契税:房款的1.5%、印花税:交易金额的0.05%、测绘费:1.36元/m2、营业税:差价5.5%(房产证未满5年的) 、个人所得税:房产交易盈利部分的20%或者房款的1%(证满5年并且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除)等。

  赠与:需先到公证处公证,需携带房地产转移登记申请书、单位、个人身份证明、房产证、共用证、赠与公证书、房地产测绘附图到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办理,收件窗口立案受理,领取《房地产交易登记受理回执》,一个工作日就可办理完毕。产生的费用主要是房屋所有权登记费:50元/宗、权证印花税:5元/本、测绘费:1.36元/m2、契税:估计的3%等。(记者刘丽琴)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