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搜房网遭杭州中介抵制:你怪市场低谷 我斥平台暴利

2014年06月04日 10:5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每经记者 徐杰 发自杭州

  “共赢!”,搜房网二手房集团杭州总经理马冲的QQ最新个性签名已悄然更新为此话语,不过,由搜房网与其主要客户群——房产中介机构因产品涨价产生的裂缝与此心愿或仍存有一段距离。

  5月28日,占据杭州二手房市场逾80%市场份额的9家房产经纪公司以联盟形式宣布,即日起,下架在搜房网的所有房源。据了解,这9家中介公司包括我爱我家、华邦地产、盛世管家、链家地产、易居臣信、信宜地产、财富置业、中正地产、卓家地产。

  昨日(6月3日),马冲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暂无明确协商意见,“正在北京总部开会商议”。

  9家中介参与抵制

  上述9家房产经纪企业联盟发言人、我爱我家经理徐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和搜房网的合作要回溯到5年前,具体合作模式是搜房网开放网络端口,中介公司的经纪人利用其网络平台发布二手房信息,以吸引购房者。

  不过,最近因为产品涨价问题让双方陷入了僵持。

  上述中介联盟的一位高管则直言,5年来,搜房的端口套餐费用从60元/月上涨到了600元/月,上涨了近10倍,而中介行业的收费几年来没有调整过,平台获利暴涨的背后是中介商的失血。

  马冲解释称,9大中介早有集体退出的念头,一个多月前,他们就联合向搜房网发了一份《通知》,主要有几方面的诉求,如搜房产品价格降低50%;产品缴费按日结算等。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杭州9家房产经纪企业向搜房网提出了 “降价”的申请,并同时要求其取消APP客户端的单独收费。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沟通,最终以无果告终。

  据徐强介绍,这9家公司在杭州有5000多家门店,占杭州二手房市场80%份额,同时,搜房网二手房杭州去年大约获得3000多万元的业绩,这9家中介总共约贡献了2000多万元。

  马冲坦言,在杭州二手房市场,这9家房产中介的集体撤退让他们的房源数少了2/3左右,“会尊重他们的选择,但也一直在想共赢的方式(解决)”。

  市场低迷引发纠纷?

  在马冲看来,引发这场纠纷的原因是二手房交易量的不断下滑。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4月,杭州共成交14551套二手房,今年同期只成交了6235套,同比下降了57.15%。

  马冲指出,对经纪公司来说,市场陷入低迷,运营成本增加而面临困境。“去年行情好时,房产中介门店扩张、招人,眼下出于压缩营运成本的考虑,要求减少投放费用。”

  就在杭州9家房产经纪企业以联盟形式宣布下架在搜房网的所有房源的当日,搜房网宣布推出“阳光行动”,并称通过三大举措助力经纪公司应对市场低谷、撬动二手房市场回暖。

  据马冲介绍,搜房网始终与经纪公司共进退,全面推出合作伙伴扶持计划,拿出10亿元贴息贷款扶持经纪公司,帮助经纪公司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

  不过,徐强认为,这只是他们的营销推广计划,名为暖冬计划,实质是自己的营销计划,增加网站的流量,“贷款给中介,现在中介还没有到要靠网站贷款的地步”。

  徐强还称,杭州目前二手房市场确实较为低迷,但中介还没有到生死存亡的地步,但搜房方面把原因归结为市场因素并不准确。“我们是不满搜房的商业模式”。

  徐强认为,搜房网应该考虑房产中介当下的行业特点,调整更适合市场更高效的产品模式。

  中介欲自建平台

  此外,对于搜房网在杭州遭遇抵制风波,有知情人透露,目前,搜房网总部态度已出现“妥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向马冲求证,对方未予正面回应。

  不过,记者了解到,在目前房地产市场下行的背景下,上述房产中介企业“集体抵制”搜房这类平台企业的情况时有发生。

  《新文化报》6月3日的报道显示,今年3月,包括我爱我家、链家、中原地产等9家房产中介就对北京安居客和上海安居客房源进行下架。导致北京安居客的二手房源信息从约45万条降到了7万多条,上海安居客二手房源信息从50多万条降到了10万条,导火索也是点击费涨价。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降低对搜房、安居客等端口的依赖,目前不少大型中介公司已开始 “两条腿走路”,搭建自己的房源信息网络平台,如链家地产的“链家在线”,我爱我家也推出自己的自营网站渠道。

  至于如果最后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杭州9家房产经纪企业会不会以联盟形式宣布筹建自己的营销渠道平台,徐强回复称,这个不是想做就立马能够做的,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