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取消限购难使楼市回暖:越松绑越要谨慎购房

2014年07月28日 07: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专家称取消限购难使楼市回暖:越松绑越要谨慎购房

  中新网7月28日电(房产频道 陆肖肖)据媒体报道,日前海口市官方已确认取消限购政策,这是今年来第三个政府明确取消限购的城市。今年楼市下行压力明显,多数二三线城市库存高企,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取消限购的大潮。

  专家分析,今年下半年可能将有更多城市采取限购松绑的政策,取消限购的城市将呈现明显的三级分化。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取消限购对楼市回暖作用不大。对于投资者来说,越是限购的城市,反而越是值得买的城市,越是松绑限购的城市越要谨慎购房。

  限购松绑城市或将继续增加 呈现三级分化

  有媒体报道7月23日,海口官方已经证实已经放开限购政策,日前已下发内部文件,从即日起中止执行商品房限购政策,不再要求购房者提供住房套数证明,这也是今年第三个政府明确取消限购的城市。

  事实上,除海口外,已经有20余个城市采取限购松绑的政策。自从呼和浩特于6月26日明文取消限购之后,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先后有济南、南昌、苏州、南宁等城市加入取消限购的大潮。除直接取消限购政策外,还有多个城市发布了户籍政策松绑、公积金政策松绑、税费减免等促进楼市回暖的政策。

  有专家分析,在楼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对楼市限购松绑的迫切性也越来越强,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加入到松绑限购的行列中,二三线城市松绑限购的规模也将继续扩大。

  在坚持“分类调控”的原则下,呼和浩特、济南等地明确放开限购,中央对这一举措采取了默许的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加快了其他地取消限购的步伐。日前,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对下半年房地产政策完善提出了三点落实意见:千方百计消化库存,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结构调整,完善房地产项目周边配套设施。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定调拉开了下半年各地政府调整限购政策的序幕。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表示,市场曝光、政府否认,执行层面放松,将是后续政策放松的主要方向。另外张大伟分析认为,未来在执行限购的46个城市中,将在限购政策上出现明显的三级分化。首先,一线城市因为需要控制人口,而且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度不高,预计限购政策将长期执行;其次,二线城市中经济相对比较好的城市,比如厦门、南京、武汉等城市,有可能继续执行限购,但在执行层面可能部分放松;第三,二线中经济一般的城市及三线城市可能会全面放松限购,可能会发布政策取消限购,以达到影响市场预期的作用。

  限购对楼市回暖作用不大 专家:松绑限购城市要谨慎买房

  与各地急于取消限购相对比的是,目前取消限购的成效还不明显,天津等已经放开限购的城市成交量环比仍为负增长。从《经济参考报》7月25日引用的南宁市的数据来看,作为最早放开限购的城市,3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6344套,4月份是5553套,松绑限购令后,5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6448套,6月份反而下跌到5164套,而且5月、6月的房屋均价分别环比下跌2.15%、0.81%。

  但部分城市取消限购的政策也发挥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拉动了成交量的上升。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7月1日-20日,济南成交量的环比增幅约为188%。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7 月10 日济南限购政策的松绑,导致7 月中旬网签数量大增,提振了7 月前20 天的成交。但也有可能是之前有些成交因为限购而没网签,现在限购放开后集中出现了网签情况。

  对于取消限购对于市场的作用,中新网房产频道特地采访了中国房地产学会陈国强,他表示,对于调整限购的城市来说,有助于提振市场需求,对市场的供需关系来说肯定会造成一些影响。但是也不要预期过高,单一的某一项政策的改变不可能逆转市场的供需状况,也不足以影响市场预期,市场矛盾是需要时间来消化的。

  “除一线城市外,限购在目前楼市下只是影响市场变动的最小因素,是否解除对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张大伟认为,“楼市发展还要看信贷政策的变化,没有资金任何形式的松绑都只是笑话。大部分松绑限购的城市的特点都是人口涨幅放缓,库存压力山大,房价上涨动力不足。对于投资者来说,越是限购的城市,反而越是值得买的城市,越是松绑限购的城市越要谨慎购房。”(中新网房产频道)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