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发力保障房 财政补贴不再独木难支

2014年07月30日 10:5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参与互动(0)

  银监会发文批复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开业

  财政资金和开发性金融或者其他社会资金合力为公共事业服务是最快捷的渠道和最好的方式。

  7月29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住宅金融事业部开业的批复》,同意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住宅金融事业部开业,郑之杰任总裁,张旭光、杨文岐任副总裁,住所为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8号开行大厦第9、10层。

  “下一步,事业部将继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力度。”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有关人员表示。

  “棚户区改造由开发性金融来介入比较好。”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于树一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开发性金融介入公共服务领域,将分工财政补贴的部分功能,优化补贴方式。仍以此住宅金融事业部设计之初就意在发力的棚户区改造为例,于树一指出,棚户区改造要考虑到投入和产出的成本问题,而开发性金融有更多的资源进行全面的调研,也存在一定的收益性,如果纯粹的财政资金投入进去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探索具体哪个地方是否应该投入,是不是应该进行改造。“由于各方面因素所限,财政资金不可能做到信息的细化,但是如果是开发性的金融去做这个事可能会更有效率一些。”

  毋庸置疑,在支持公共服务方面财政资金义不容辞。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财政资金并不能负担所有的公共服务,它只能是负担最重要的项目,用在最重要的方向上。此外,财政资金所要投资和参与的项目和提供的公共服务都是社会效益比较高而经济效益比较少,对于社会资金的吸引力有限。

  对此,于树一强调,在理论上,应该由政府带动金融和其他的社会资金来提供社会服务。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存在一些难点,因此财政资金和开发性金融或者其他社会资金合力为公共产品服务是最快捷的渠道,是为公共事业服务最好的方式。

  “财政资金应该以民生为主,最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方面,开发性金融应该放在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能促进社会积极发展的方面,在这两个方面财政应该少介入,而应该给开发性金融政策上的优惠或者是贷款的补贴,用间接的方式对开发性金融进行支持。而那些纯粹的公共物品或者公共服务应该由财政直接投入。”于树一补充道。

  据悉,此前国家开发银行已经从人民银行获得了总额高达1万亿元的“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简称PSL)。而这笔资金将主要用来支持国开行发放棚户区改造贷款。

  对于国开行获得的1万亿元PSL,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PSL在棚户区改造方面起定向降息的作用。与其他属于政策支持的三农和小微相比,棚户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国企或政府背书,风险较低。国开行可以发行住宅金融债从负债端获得资金来源;PSL可以从资产端提高资产周转率和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实现双向加强政策支持效果。”

  同时,黎友焕也指出,国开债发行成本高企一直是债市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国开行债券平均收益率在5.3%左右,而且伴随存贷比可能放开,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过程中对债券类资产的配置需求降低,国开行债券融资成本甚至有进一步上行的可能。对于国开行而言,PSL的好处是从央行获得了定向低成本融资。“从再贷款到PSL,可以看出,央行希望把提供棚改资金支持、稳增长的短期目标,与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相结合。”

  而在于树一看来,国开行获PSL是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包括带动金融,带动其他的社会资金共同为准公共性项目提供服务。

  事实上,在财政资金很有限的情况下,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支持棚户区改造提供贷款优化了财政补贴的方式。“不管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中都应该加强财政资金与其他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在财政资金有限额情况下,如何推动财政资金和金融结合或者其他经济体结合一同去做公共服务这是全世界共同应该探索的课题。”于树一说道。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