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5000万买豪宅只因喜欢 富商也爱用贷款

2014年08月29日 09:2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汇悦台璟座样板房实景。

  汇悦台能望到珠江新城最漂亮景色。

  汇悦台千万级豪宅买家现身说房产投资 坚持不熟不买的原则

  本报讯 (记者刘丽琴摄影报道)近几个月以来,豪宅成交保持着不错的态势。

  国土房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天河区7月份一手楼均价达43549元/m2,楼价领跑全市,达到天河区史上最高。这主要是因为位于珠江新城的豪宅成交贡献。阳光家缘的成交数据显示,均价超过4万元/m2的嘉裕公馆、尚东君御、南国商苑、中海花城湾近一个月成交都不错,即使均价超过6万元/m2的凯旋新世界、星汇御府都有成交,而作为广州豪宅标杆的汇悦台近一个月就签约4套,均价101860元/m2,最高单位成交单价超过12万元/m2。

  业内人士表示,每年八月底至九月会迎来豪宅成交的小高潮。而近期,记者采访到一位汇悦台买家,他说自己购买5000万级豪宅全凭一时的喜欢。

  连买三套汇景新城,跟着发展商再买汇悦台

  张先生(化名)是从事实业的生意人,稳扎稳打是其行事风格,一向奉行的是不熟不做,看看其购房经历,也可以发现是遵循不熟不买的原则。

  作为身家丰厚的成功人士,张先生当然不是第一次买房。回忆自己的买房经历,张先生说,汇景新城刚开盘时就去看过,虽然想买,但孩子还小,他们两夫妻又要工作,加上社区配套设施暂未成熟,很多地方不方便,就没有选择这里。十年后再去看,发现社区已经很成熟,环境也优美,一看就喜欢上了,就买了套“世家”的复式单位,后来为孩子结婚买了汇景新城龙熹山,南北对流的设计,不用开空调,居住很舒服。之后又有可买的单位,因为喜欢就又买了一套复式单位,这样跟女儿住得近一些,吃饭、照顾孙子都方便。

  连买了三套汇景新城的单位,作为“忠实粉丝”,张先生自然成了发展商的重点推荐对象,当销售人员向他告知汇悦台开售的消息时,他就随意去看了看,结果一看就很喜欢,很快就做决定购买了一套435平方米的四房单位,总价5000万元左右。

  张先生说,买汇景新城主要是自住,买汇悦台主要是用来投资,因为广州只有一个珠江新城,能望到珠江新城最漂亮景色的汇悦台也是唯一的,所以对物业的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

  根据家庭需要升级买房,不会投资海外房产

  事实上,每个阶段张先生都会根据家庭的实际需求来购买房产,一步一步更新升级。他选择物业,先是地段交通,根据自己需求,第二个是看发展商实力,第三个是挑选最好的单位。说到房产投资,张先生表示,他一直以做实业为主,所以在房地产投资方面的资金不算太多,资金主要还是要用于实业方面的投入,豪宅只能算自己资产的一部分配置,但目前不考虑分散投资,不会到北京、上海甚至海外投资房产,在个人投资买房方面,最主要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考虑,投资一定要对市场很了解,做自己有把握的。若是去外地,还是有风险的,而国外的环境、政策和税收会更复杂。

  富豪买豪宅

  也爱用贷款

  中国高资产净值人士倾向多样资产投资,其中占较大比例的为现金、股票债券与房产,分别为15%、40%和30%。在股票低迷、资本动荡、黄金收益低预期、收藏下行、人民币贬值、普通地产受限冲击的局势下,豪宅等高端物业成为上佳的资产保值、置业投资之选。

  胡润百富调查表示,截至2013年,中国身价过亿的富豪人数达6.45万人,规避风险和积极投资是他们的最主要投资动机。投资豪宅,本质上是一种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豪宅市场近几年并未像普通住宅市场那样暴涨,发展相对比较平稳,而且持续稳健增长。在当前房地产调控形势下,豪宅仍然具备投资“安全值”。豪宅不是通过走量来体现其价值,产品和服务是其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中国高净值人群更多地把投资豪宅作为资金保值的重要途径。

  业内人士表示,越是身家丰厚的买家,越是资金运用的高手,不少人购买豪宅主要是看重其保值增值的能力,在需要资金周转时可以方便套现:运用房产抵押等方式迅速获得资金。而在购买时,也比较喜欢使用按揭贷款的方式,尽管没有支付压力,但张先生也一样选择贷款购房。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