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透视城市公房管理漏洞 一房管员3年掉包23套公房

2014年12月15日 11:12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伪造租赁合同和工龄,在3年时间里 “掉包”23套公有住房获利。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梁溪房管所房管员张永良,利用管理漏洞买卖公房,成为监守自盗的“房耗子”。一个普通房管员能够倒卖价值上千万元的房产,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记者调查发现,全国多地公房管理漏洞重重,一些公房的家底、出租和销售都是“糊涂账”。

  小职员伪造证件骗取房改房获利

  公房是指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建的住宅,房改房就是已购公房。张永良常年流连赌坊,工资、奖金及房产全部赔了进去,甚至妻儿也愤然弃他而离去。于是,张永良打起了手中管理的公房的主意。

  2010年1月,张永良利用自己是内部管理人员的便利,将事先做好“分成利诱”的好友杨某的各种证件和伪造的材料送到房管局,再让原产权单位放弃产权,最后将房屋过户。接着,他又拿着房产证到银行抵押贷款。

  由于房管所、房屋产权所属单位及市房管局等都未核实包含承租人信息的“房产底册”,张永良一路过关。在承租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张永良利用杨某身份和伪造证件花2.5万元低价买来的房改房,被转手到银行抵押了30万元。此后,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变现”了13套公房,随后又采用同样手段,骗取了其他房管所管理的9套房改房。

  家底无人知晓租赁收益不清

  按照公房管理相关规定,购买公房的人必须是原承租人,且必须符合购买政策。购买公房最少经过三到五个程序,每道程序都应该核对承租人底册清单。面对如此严格的程序,张永良怎么可能得手?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认为,因为公房改革后期的诸多工作没有到位,公房日渐成为城市房产管理“被遗忘的角落”,漏洞多多。

  ——制度执行不严,多道审核关形同虚设。据办案人员孙兵介绍,房屋产权监理评估窗口接到张永良递交的伪造材料后,看到是老业务员,就没有核对承租人底单,仅审核了房屋计价;在房子产权所属的某建筑公司,公司经办人员基于对张永良的信任,也没有核对承租人底单,就在材料上按下了图章;市房管局审批是最后一道坎。然而,工作人员也只是看看评估表、产权单位的确认盖章,以及申请人的买房资格,依然没有核实承租人与购房人是否一致的备案登记。

  “区房屋产权监理所、原产权单位及市房管局都应对原承租人底册清单进行审核,但都没有严格执行。 ”胡志刚说。

  ——房屋原产权单位对 “家底”含糊不清。张永良正是利用一些产权单位连自己的房改房究竟属于哪个房管所管理都搞不清楚,使诈骗得逞。

  胡志刚说,公房年代久远,不少单位更换了多位负责人,公产有多少就是一笔糊涂账。

  ——租赁收益不清,内外监督缺失。

  北京、浙江及南京等多地检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都发现,公房租售一直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难点。在出租方面的“高价低租、人情出租、账外有账”时有发生。据南京鼓楼区纪检部门透露,2013年,南京查处一起因公房租赁腐败案,公开招租年租金310万的公房,被“房耗子”以190万元的价格出租。此外,在买卖方面 “骗购”情况也时有发生。由于房管所长“一支笔”权力过大、内外监督机制缺失,设立“小金库”甚至个人寻租腐败无法禁绝。

  公房亟待摸清监管分配需严

  记者调查了解到,江苏无锡“房耗子”并非个案。湖北十堰曾发生过一套公房卖二主案件;浙江杭州也曾发生多名工作人员钻公房管理漏洞骗取拆迁补偿款案,还有房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造成国家重大经济损失。

  有地方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公房管理存在主体混乱的问题。市属公房由市公房管理中心管理,区级公房由相关经营公司管理,而有些地方区县公房又由房管处管理。这些公房均有各单位自行设定的程序和条件对外招租,价格也是各单位自定,管理主体不明,直接导致公房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笔“烂账”。

  当前,各地的公房不仅数量庞大,且不少公房都地处城市黄金地段,市值十分可观。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2012年,北京市有直管公房1000多万平方米;2013年,上海有市直管公房2400万平方米;此次发案的无锡市直管公房至少尚存万套……但这些数字要么是没有及时更新,要么都是估算,记者随机咨询了东部多个城市公房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多无法给出详细数据。

  无锡市审计局在审查市区内公房管理状况后指出,相关部门应全面梳理和清查,摸清公房底数和变动增减情况,并完善直管公房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

  南京圣典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有忠认为,作为国有资产,公房要明确管理规定,如有隐瞒不报等情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将承担法律责任。在这方面,建议纪检部门以及国资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力度。

  胡志刚认为,当前,最关键的是运营管理状况不透明,需要从制度上尤其是法律上明确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不能由房屋管理部门直接确定承租人或购买人,要保障交易过程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防止权力寻租。

  记者秦华江杨绍功朱国亮

  据新华社南京12月14日电监守自盗 □新华社发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