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废墟涂鸦成“两会”话题也是进步

2015年01月26日 10:3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朱昌俊(华西都市报评论员)
  上海康定路600弄拆迁基地废墟上的涂鸦突然走红,一夜之间又遭铲除。24日,涂鸦被拆也成为“两会”上一个热议的话题。(1月25日《新闻晨报》)
  那些惟妙惟肖、引发都市人乡愁与记忆的拆迁涂鸦,在一夜间被铲除,难免令人遗憾。但若对照到当前大多数地方管理部门对于涂鸦的管理经验,甚至从单一化的市容观来看,废墟涂鸦的此番命运或并不令人意外。
  相较而言,废墟涂鸦被拆除乃是出于“安全考虑”,并不那么让人不解:一,前往观赏的人的确不少,一旦人流量增大,废墟确实会有安全之虞;二,上海踩踏事故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难免会令相关部门放大安全风险的考量,拆除或可视为是较为现实的选择。
  但是,废墟涂鸦作为一种“特例”的命运可以被理解,涂鸦作为一种在中国还算新兴的创意艺术,他们的命运是否会因此而被改变,仍旧值得追问。这或是废墟涂鸦被拆成为上海“两会”政协委员们热议话题的重要原因。暂且不论这些讨论的观点对错,又会否达成怎样的共识,可以肯定的是,涂鸦作为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进入到政协委员们的视线,并被拿到政协会上进行讨论,是“接地气”的,体现了政协讨论的现实关照性,也打破了一般民众对于这种会议的刻板印象。
  无论你关不关注,涂鸦艺术作为现代城市文化的一种产物与表现形式,都势必要获得一定的空间与安放之地。譬如这次就有政协委员提出,一座城市当然需要艺术家对于自己最感动的东西,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正能量的表达,只要它在一个规范内进行,不触犯底线,就应该得到宽容的对待。这种看法对于任何的艺术表现形式应该都具有普适性,而不独于涂鸦。当然,到底“底线”在哪,可以具体讨论。但归结为一点,就是要遵循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就涂鸦而言,它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表达形式,最需要的或许不多,甚至不需要公共部门为此予以专门的支持。有代表提出是否可以邀请一些民间涂鸦高手,在工地围墙这幅“白纸”上一展身手。这种想法固然不错,但严格说来,有违涂鸦艺术的自由与创意本质。因为一旦要在公共部门的推动下甚至是要求下去涂鸦,难免会让这种艺术的表达天性与目的受影响。所以,最好的支持或就在于尽最大程度去包容这种艺术的自由表达空间。只要“不触碰底线”就应该是“畅所欲涂”。
  废墟上的涂鸦,终究很快地也并不意外地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之中。但借由此,如何对待涂鸦艺术,成为“两会”上的热议话题,未尝不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