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门老建筑碉楼、江门骑楼 承载历史的建筑瑰宝

2015年02月10日 09:1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中西结合的碉楼是江门建筑的瑰宝。全泽超 摄

深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江门骑楼别具一格。全泽超 摄

  江门老建筑的建筑风格,作为江门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为现代建筑风格的设计提供灵感。例如前不久开业的江门万达广场,其“五邑老街”便是从江门的老建筑中获得灵感,散发着悠久“侨”味的江门老建筑在城市发展中获得了新生。作为特刊楼市板块的开篇,让我们一起寻访江门地区的老建筑,细细欣赏江门老建筑中历史的味道、文化的味道。

  开平碉楼承载辛酸历史的建筑瑰宝

  如果不是专门去寻找,倘若偶然路过开平、台山的大地上,一定会为散落在绿油油的田野里的一幢幢西洋风格建筑所感到震惊。谁会料到,在这些平凡的小乡村里,竟然藏着这样的建筑瑰宝。这些散落在乡村间的独特建筑便是五邑地区的名片——碉楼。

  像每个地方的特色建筑一样,碉楼成了江门的标志性名片。碉楼这张名片并不简单,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故而这张名片分外厚重。

  资料介绍,开平碉楼建筑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由开平旅居欧美等地回国的华侨所兴建,在全盛时期开平有3000多座碉楼,现在仍存1800余座。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开平碉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也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自此,乡村间这一幢幢有着西洋风格的建筑被世人所关注。

  其实纵观古今,碉楼并非开平特有,但开平的碉楼却与众不同。

  有资料介绍,早在汉代中原出现的望楼,就是具有警戒、避难、储物等功能的一种碉楼。事实上,中国各地的碉楼绝大部分是与院落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防御体系,叫做碉楼民居。

  开平碉楼的独特在于它呈现出毫无规则的中西合璧风格。碉楼下面是坚实的碉堡,但到上部便开始变得花哨起来了。哥特式、罗马式……各种西式风格的建筑元素都毫无顾忌地运用其中,设计者似乎并没有过多考虑协调之美,天马行空的设计在当时或许是胡乱堆砌,但在今天看来却别有一番风味。

  在开平,在台山,数十上百年前华侨修筑的一座座碉楼,既是风光无限,又是辛酸无比。江门是著名的侨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的江门人漂洋过海,到海外寻找发展的机遇。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衣锦还乡,被当地人羡慕地称之为“金山伯”。

  “金山伯”回乡一掷千金,这引起当地土匪的注意。资料记载,在20世纪初开平地区的土匪甚嚣,华侨回乡都不敢在家里住宿,并且要经常变换居住地,否则就有家破人亡的危险。

  在这种局势下,回乡华侨开始大规模修建碉楼。这种具有防御和居住功能的房屋便在侨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华侨为乡村带回了来自大洋彼岸的新鲜气息,碉楼也带有明显的西洋建筑风格,成为闭塞小乡村的一道风景。

  在今天,开平碉楼已经成为侨乡建筑界的瑰宝。这种风格独特、中西合璧的建筑不仅承载着华侨艰辛的历史,还成为可以欣赏的建筑艺术品。

  江门骑楼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岭南建筑

  骑楼,是岭南建筑的代表作。在夏日炎热、终年湿润多雨的岭南地区,骑楼可以为路人提供遮阳挡雨的长廊,是岭南地区分布较多的建筑形式。广州上下九、江门的长堤一带、赤坎镇老城区等这些昔日商业繁华的街区都是骑楼集中的片区,走在这些街上,可以品味到浓浓的岭南风情和历史的厚重感。

  骑楼以广州的最为出名,但江门的骑楼却是最具特色。由于江门是侨乡,长久浸染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之下,江门骑楼独特之处在于其无处不在的西洋印记。

  民国时期,由于华侨投资以及工商业发展,江门五邑地区成为广东省数一数二的经济发达地区,因此骑楼在江门地区有大范围分布。市区的长堤一带、台山的梅家大院、开平的赤坎老城区都是江门风格骑楼的分布集中地。据相关报道,广东全境现存骑楼共有4984栋,其中分布在江门境内的开平市区、赤坎、江门、台山有2236栋,总数量在全省城市中排名第一。而江门市区内的骑楼主要集中在长堤风貌街区,总数在150栋左右,占江门全境的6%。

  资料记载,1902年,江门被辟为通商口岸,吸引许多海外华侨和各地商人前来投资经商,长堤一带“华洋杂处,商旅辐辏”,一派繁荣兴旺景象。1929年至1931年,江门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和房屋建设,长堤一带就是在那时开辟并逐渐拓展而来的。而江门的华侨众多,在建设中十分自然地融入了各种西洋的建筑风格,岭南风格的骑楼和西洋的建筑风格碰撞在一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江门骑楼建筑。

  江门长堤一带的骑楼的中西合璧风格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罗马柱、各种精巧的雕花、剥落的壁画和东方传统风格浮雕、满洲窗等元素碰撞在一起,形成了江门骑楼中西合璧的特色风格。骑楼既有西洋风格的建筑美,又有岭南地区亚热带建筑风格的实用,行人可以遮阳挡雨,商业自然会旺盛。

  现在走在江门长堤一带,依稀仍可见当日的繁华。骑楼建筑的二楼临街走廊上有“中国大旅店”、“利源祥”、“联安”、“厚怡行”等商号名称,可以遥想当年这一片商贾往来的繁忙景象。

  声 音

  变身江门元素老建筑获新生

  走近破旧的开平碉楼,或是穿梭在赤坎老区、长堤大街,总难免会产生一种“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无奈。这些老建筑如何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了每一个江门市民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保护与开发作为旅游景点,这固然是一个让老建筑发挥余热的好方法,但似乎并没有让老建筑衍生新内涵,继续在城市的发展中延续下去。老建筑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到底有何意义?

  有专家认为,市民居住条件发展至今天,老旧的建筑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市民对居住的需求,换言之不再具备生命力。但老建筑可以化身为江门特色的建筑元素,在新建筑中获得新生。

  不少市民发现,最近落成的江门新地标江门万达广场的室外步行街被命名为“五邑老街”,其建筑风格就参考了江门老建筑的风格,将碉楼、江门骑楼等建筑形式作为江门特色的建筑元素融入了新建筑中,让江门的老建筑重获新生。

  据笔者了解,江门万达广场并非个例,许多建筑在设计中也开始考虑将本地的建筑文化融入其中。“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建筑高度相似对市民造成审美疲劳,让产品更接地气也更具特色,但这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建筑行业人士称。

  在城市建设越来越趋向千篇一律的今天,市民邓先生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多借鉴。“城市的建设者应当多研究当地的建筑文化,把当地特色的老建筑作为元素融入新建筑当中。这样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面孔,可以让老建筑的灵魂依附于新建筑中获得新生。这是很好的历史传承方式。”邓先生建议。全泽超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