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去“非首都功能”需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5年02月11日 15:48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

治理雾霾,北京任重道远  本版图片 CFP

北京虽有限行等政策,但仍常见车辆严重拥堵

  驻京记者 于明山

  习近平总书记昨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什么是非首都功能?为什么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究竟该如何疏解?一石激起千层浪,“非首都功能”马上成为网络热议话题。

  什么是“非首都功能”?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第一步,是要区分首都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北京的首都核心功能,习近平做出过明确的城市战略定位,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大功能。

  北京有哪些“非首都核心功能”?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认为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从经济角度考虑,一些相对低端、低效益、低附加值、低辐射的经济部门;二是区位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公共部门。

  “政府文件里对北京有很多提法,如世界文化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城市、物流中心城市等等,有20多个中心城市的提法。”金融街上,有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最高金融决策监管机构和中国金融业的资金结算中心。全国数量最多的高等院校、七成以上的中央研究机构、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一半以上的两院院士都在北京。北京二环内有数百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其中,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与首都关联不大。去年一年,前来北京寻医问药者达2.3亿人次。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功能太多太全了。”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近日在北京市“两会”上表示。

  为何要疏解“非首都功能”?

  今天的北京城区面积在中国大城市中居首,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城市拥挤、资源紧缺,环境容量顶到了“天花板”,“特大城市病”的各种症状日益凸显。“大城市病”表面上看是人口过多造成的,从深层次看城市功能太多是罪魁祸首。

  过去这些年,为啥人们打破脑袋也要挤进北京城?答案在于这里有最好的教育资源、最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和最巨大的权力资源。根据北京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2013年,北京市八分之一的产业活动单位和71.8%的就业岗位集中在城六区。有网友发帖说,如不加快疏解,即使再建1000所三甲医院,地铁、公交线路翻两番,摊大饼到10环20环,也解决不了大城市病,雾霾、看病、交通只能越来越难,北京的居住人口将达到5000万、1亿都不是遥远的事。

  如何疏解“非首都功能”?

  ■ 外迁企业是第一步

  2014年,北方最大服装批发集散地——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启动搬迁,这一30年来云集上万商家、纳税数千万元的熙攘之地正式开始告别首都。动批搬迁背后,是北京转变发展理念、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提速。

  去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发布147个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关停退出392家污染企业,推进53个产业转移疏解项目,拆除中心城36个商品交易市场。同时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实施创新科技体制的20条改革举措和“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创新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疏解非首都功能并非易事。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产业转移确定性最高,划定一千来家企业名单走出北京城。为了做好配套,让各区也有足够动力配合外迁,北京甚至准备调整各区考核办法,把疏导多少人多少产业出去作为加分项。配套产业和企业外迁,人口自然需要跟着往外流动。光是企业外迁远远不够,至少是治标不治本的。将行政以及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甚至部分军队机关配套外迁,才能彻底治愈北京“大城市病”。

  ■ 中心城区加速疏解

  北京提出“加快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要“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逐一列出清单,拿出具体方案。”目前这份年度“疏解”清单,正在梳理中,将按照“几个一批”对核心区和中心城区进行疏解,包括“一批制造业”“一批城区批发市场”“一批教育功能”“一批医疗卫生功能”“一批行政事业单位”,其中“一批教育功能”将疏解一些院校,“一批医疗卫生功能”,则指中心城区不再新增综合性医院和床位。

  在1月底结束的北京市人大、政协会议上,北京计划2015年要关停300家制造、小家具等污染企业,将加快建设通州城市副中心,计划投入10.3亿元,支持推动产业疏解和人口调控等工作;安排452.4亿元资金,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研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大关键技术,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等技术创新及应用。

  这种“有舍有得”的精神也体现在两会的讨论中,比如新机场的布局向河北倾斜,比如市长表态“污染企业就地关掉,一个都不转(移)”,以及“对于外迁企业的纳税,北京不吃独食”。

  ■ 五招调整产业布局

  “禁、关、控、转、调”,今年北京将通过这五种方式来完成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产业目标。“禁”主要是严格按照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禁止新建、扩建首都不宜发展的工业项目,尤其是明确全市范围内不再新增一般制造业。“关”是就地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全面治理镇村工业大院,加快清理小散乱企业。“控”是对城市废弃物处理、炼油、食品加工等保障城市运行及民生的行业实行总量控制。“转”是指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一般制造业实施整体转移。“调”是对高端产业中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环节实施调整,主动在京津冀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 京津冀合作落实处

  北京也做出计划,在2014-2018年,投资100亿元人民币,设立京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协同发展的相关产业。今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还将有一个更进一步的动作,北京将落实与天津、河北签订的合作发展协议及备忘录,这些协议内容已被细化分解至100多项。按照三地达成的协议,京津冀将打造“4+N”产业格局。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刘伯正解释说,所谓的“4+N”,指的是三地将打造4个战略功能区和若干个合作共享平台。4个战略功能区分别是,曹妃甸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与河北签订协议的张承生态功能区、与天津签订协议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最值得关注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外迁。刘伯正表示,目前这一清单还在规划研究中,可以确定的是,今年年内北京将完成一批行政事业单位的外迁。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