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房地产消耗世界四成水泥和钢材 (2)

2015年03月27日 09:49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

  此外,万科在精装修、绿色建筑方面也走在行业前列。据万科相关负责人透露,万科主流住宅产品都采用了精装修,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的住宅,占到全国同类住宅总量的三成之多。

  >>方兴

  从单体绿色到集成绿色

  与万科积极探索新技术不同,著名央企中化集团下的方兴地产采取的则是充分利用成熟技术,进行整合,将单体的绿色建筑集成化,建立生态系统,其典型的案例则是长沙梅溪湖项目与金茂府系产品。前者通过以“生态、节能、创新、科技”的理念为指导,尝试建造一座生态低碳城市,实现了超低人均碳排放量和100%绿色建筑。后者则通过三恒系统、毛细管网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新风系统等成熟技术,为消费者实现了更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较低的能耗。资料显示,长沙梅溪湖低碳新城建成后,人均碳排放指标将达到北欧标准,为4.3t/y。按照2010年中国人均碳排放标准为6.8t/y计算,碳减排量降低了40%,对环境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方兴地产产品管理中心绿色研发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绿色战略已经上升为公司主战略,一方面建设低能耗低污染高舒适度的绿色建筑,并努力将绿色建筑集约化形成生态城市,另一方面则积极推进行业发展,建立行业标准。据其透露,目前方兴地产先后打造出了像上海金茂大厦、上海国际客运中心、上海航运中心、北京凯晨世贸中心、北京金茂府、长沙梅溪湖低碳新城等一系列中国地标项目,同时参与了5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朗诗和当代则更关注消费者的居住体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恒湿恒温恒氧、新风换气、空气过滤、隔音减噪、降低能耗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他们的努力方向,正如当代置业总裁张鹏所言,“我们做绿色地产不是为了绿色而绿色,而是因为健康、舒适才做绿色。”

  政府加大扶持

  对于绿色建筑,相关部门近些年来陆续出台多个政策鼓励措施。

  2004年9月,“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实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次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逐步完善。2015年1月,为了推进绿色建筑,住建部发布了酝酿8年之久的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目前国家已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绿色建筑发展,国家对绿色建筑实施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绿色生态城区给予资金定额补助5000万元。除了资金补助外,各地还有容积率补偿,如凡是获得绿色建筑一星认证的容积率返还1%,二星返还2%,三星返还3%。

  地方上,深圳、北京等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把绿色建筑标准设为强制性门槛。以北京为例,从2013年6月1日起,要求新建建筑基本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并在全国率先将绿色生态指标纳入土地招拍挂出让,同时,“十二五”期间,北京要创建至少10个绿色生态示范区。按照新的建筑标准,北京每年可节约3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节约了50万个家庭一年的能耗,或70万辆小汽车一年的能耗。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共计节约75万吨标准煤。

  民众加强认知

  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外,民众的参与成为推广绿色建筑不可缺少的一环。在近日,“第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表示,绿色建筑推广发展,重要的是让民众可感知,“绿色建筑发展到现在,要让绿色建筑走出设计室,大众化、普及化是关键。”

  仇保兴进一步表示,发展绿色建筑,让民众参与,首先要让民众感知到发展绿色建筑的好处,以日常的生活用水为例,仅可视化的节水设施,就可以节水15%以上。此外,要利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优势,整合目前分散的绿色建筑物业。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董事长鲁贵卿表示,房地产要绿色起来,首先需要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而目前严重的雾霾天气对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是个很好的机会,从自身做起,减少资源的浪费;其次,建筑行业要加强自律,从自我做起;再次,政府应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对于明知故犯的从严惩处;最后,树立一些典范,哪个城市规划好,哪个项目可圈可点,加大推广经验的力度。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拥有碧水蓝天。

  □困境

  成本高、产能低

  毋庸置疑,从目前万科等企业的实践看,因为使用量不足,用流水线上下来的构件装配的建筑成本高于目前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建筑。“这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北京住总工业化住宅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杨虓的话一针见血。杨虓告诉记者,工业化的优势在于大规模生产应用,但真要大规模预制构件,北京现有的三个构件厂产能根本不够;但要提高工厂的产能和规模,就得扩大应用构件的建筑规模。

  据了解,目前北京只有三个混凝土构件厂,产能很有限。以杨虓所在的构件厂为例,目前该厂预制面板采用的是河北新大地产的流水线,每天开足马力生产,产能不过才100方左右,而一座1万平方米的建筑体,至少需要3000方混凝土面板。也就是说,这条流水线满负荷运行的话,一个月才能完成这样一座建筑的混凝土面板。而2014年北京竣工的商品住宅面积达1804.3万平方米,住宅施工面积为6999.7万平方米。

  标准不统一、缺乏规范

  工业化生产最大的特点是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当房地产项目都开始尝试模块化时,构件的生产却很难实现标准化。“每个项目和每个项目的设计需求都不一样,往往换一个项目就需要一套模具,而模具的成本很高。”对此,杨虓也很无奈。在杨虓看来,这个主要还是需要政府引导,建立行业标准。这方面日本做得非常好,标准化构建带来的便利不仅仅是建筑搭建本身,甚至影响到下游的装修环节、家电生产环节。

  认知度低、参与度不高

  认知度和参与度上,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表示了同样的担心。

  一位受采访对象表示,尽管他们的项目推进时,就经历了地方政府从不理解到过度期望的过程。“整体来说,地方政府还是配合的,但是因为对这方面认识不够,所以一开始担心引入我们的项目会带来招商成本的上升,等后来明白了,又过度期望,把一些指标定得很高,我们又不得不努力让他们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地方政府的认知需要提高,而作为消费者的认知更需要提高。据记者了解,目前尚未能大规模生产的状态下,采取住宅产业化模式搭建的项目成本要高于传统模式的项目,但在万科做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时,因为消费者的不理解和担忧,北京某项目的试点楼座不得不以低于其他楼座的价格销售。

  垃圾处理方面,也有同样的疑虑,因为目前的堆放、掩埋处理成本过低,企业对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并不上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崔愷表示,很多建筑完全是可以保留和改造的,而不是拆拆建建,由于垃圾处理的费用相对不高,拆了重建的成本比保留改造的成本低,于是大拆大建就很常见。郭海滨则告诉记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研发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健全建筑垃圾处置利用的全产业链,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这些创新工作都需要社会多方合作完成。

  □观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崔愷

  政府应加大力度立法和督查

  整个建筑行业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一个亟须改变的行业。首先,政府应该在立法层面作出相应的规定,找一个专业的团队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其次,加大执法力度,用查腐败的力度来做环保的事情,使环境保护常态化;第三,建立诚信制度,如果诚信上有瑕疵会有相应的惩罚。“据说兰州这几年不错,蓝天比较多,兰州本身是一个没有风的城市,以前污染比较严重,后来政府在很多企业设专人督查,驻现场办公,情况就明显改观。所以,政府应加大力度来立法和督查,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董事长鲁贵卿

  建筑行业要开展绿色行动

  建筑行业的绿色行动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绿色建造”。在项目规划之初就应该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尊重历史,尊重自然,顺势而为,不要随意破坏环境,要对山水环境有敬畏之心。其次是“绿色施工”。可以进行资源化处理,比如雨水收集系统、施工降水与用水循环使用、建筑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等。国家需要出台一些政策给予鼓励和扶持,另外还需要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

  第三是“绿色建筑”。建筑物建成以后,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能源节约和重复利用,发展洁净能源。比如说光伏产业,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洁净能源,减少一些能源的消耗,对环境就好了。

  第四是“绿色城区”。将一个城区建成绿色、环保、节能、人文的,节约能源减少排放,要产城融合,以人为本。以前农业社会是村落居住,工业社会是城市居住,现在信息化社会应是城镇居住,要多发展一些功能不同、互为补充的“卫星城镇”。

  在鲁贵卿眼中,以上四个部分是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京华时报记者 鲁欢 邢飞 桂瑰 潘秀林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