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国华文媒体从业者讲述“编辑部的故事”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0月28日 1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英国《华闻周刊》消息,英国《华闻周刊》在迎来第100期之际,编发了一组报社编辑记者的心得手记,为读者讲述该刊编辑部的故事。 摘录如下:

  做一名发挥正能量的专业记者

  (李佳南)

  有人说:记者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不用花钱就能获得很多不同知识和人生体验的职业。一年以前,我有幸加入《华闻周刊》成为一名普通华人记者,参与了几十期专题新闻报道工作,其中,让我心灵受到最大触动的一件事情就是,引起华人广泛关注的“张轩玮被英国警车撞死”事件。

  2012年4月5日下午,伯明翰城市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张轩玮和同学出去买外卖,在过人行斑马线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英国警车撞飞近20米,被送到医院抢救不治身亡,年仅24岁。对这一事件,周刊做了深入的新闻报道,我参与了部分采访工作。我清楚记得那是周刊第72期的专题,在英国、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而后的一周,我有机会见到张轩玮的父母,就那次采访内容我写了一则后续的新闻报道。其实,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在我见到张轩玮父母时他们那憔悴的面容,张母两边的脸颊都是凹陷的。我记得张轩玮的父亲和我描述他们给张轩玮的遗体穿衣服时的情景,他说:“我们看到小孩子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心酸啊!穿衣服过程一直都是流泪的……”

  当时我在现场做采访,每次我都不忍心问问题,因为我觉得自己问一个问题,就好像拿着锤子在他们的心里使劲地砸。但是身为一名专业的记者,我又必须得完成我的采访任务,所以我内心就特别纠结,每次在面对情感和职业责任感发生猛烈撞击时,我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整个采访过程,我几乎都是眼睛里面含着泪水的,而张轩玮的父母还坚强地对我说:“没事,你就问吧!”这个经历我永远不会忘记。

  我觉得记者这份职业带给我的不只是充满刺激的挑战性和时而的新鲜感,更多的是让我累积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主编员韫说过一句话,我谨记于心,“你别指望改变世界,你只能改变自己,身为周刊的一员,你会发现,你或许可以多多少少地改变这个世界,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我时常用它来勉励自己,努力做一名发挥正能量的专业记者。

  前进的道路上 我们有激情有梦想

  (林卉卉)

  加入周刊半载了,从编辑部的小小实习生做起,到成为一名正式编辑,再到市场部项目经理。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集体里,不讲资历,不靠关系,我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疯狂地野蛮生长着”,一起欢笑,一起加班,一起面对工作中各种挑战。

  在这短短的半年里,我有机会接触来自社会各界的政商名流。“铁榔头”郎平搂着我的肩头和我一起切蛋糕,歌唱家吕薇和我同桌共餐,邓亚萍和我亲切的交谈,蔡依林向我娓娓道来她的新专辑。

  周刊有许多不成文的传统,比如每周五中午的工作聚餐,在办公室可以吃零食,还有就是“带家属加班”。这些“优良传统”让周刊这个大家庭其乐融融,充满愉快的气氛。

  在周刊,每一个人都是多面手,每一个人都得练就“十八般武艺”。 编辑不仅要能写能说还得出镜做采访、当主持人,做市场不仅能谈广告还得当翻译做接待,摄影师扛得了机器写得了稿配得了音。这些都在今年9月底周刊和人民日报社举办的“中国媒体全球峰会”得到充分展现。为了办好此次峰会,周刊进行全体总动员。我还记得峰会前一天,我和同事们还在报社加班到11点,第二天早上7点就得准时出现在希斯罗机场接机。在峰会期间,我白天负责会务接待,晚上还得在酒店写媒体通稿传回报社,每天只睡不到五个小时。但即使在最累最苦的时候,我都坚持下来了,因为看到和我一起奋战在同一战线的同事们,就觉得有无穷的力量。

  虽然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向媒体同行特别是优秀的媒体集团学习,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有梦想,我们有激情,我们对未来充满想象。周刊潜力无限!

  让人人都有味足多汁的新闻“烤鸡”吃

  (徐执)

  刚到伦敦是2月初,冬雪未退,寒意依然,可我的心里一团火热。我很庆幸人生第一份稳定的工作起步于《华闻周刊》。这个精英团队让人为之一振。

  经过半年多的工作,我深深的感觉到读者看新闻就好像一个人要吃饭。我们姑且把新闻当做一只烤鸡,也许每一个人都喜欢吃或者不排斥吃烤鸡;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人都要吃烤鸡。一份专业的新闻媒体做出来的新闻就好比是一个味足多汁的烤鸡,能让我们的“食客”吃得开心和满足。我很骄傲,因为我们周刊就是在做这样的新闻——专业、有深度、有质感。

  当然,想要做出味足多汁的“烤鸡”,不仅仅需要我们专业的新闻采编团队,还需要多团队配合——我们在视频组、网络组、技术组等部门都有着优秀负责任的同事们,我为拥有他们这些专业人士做同事深感自豪,正因为有他们的努力,我们才有了专业的视频“华闻微视”栏目,我们才有了专业的网站,我们才有了多平台发布的iPad、iPhone和安卓软件平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们的同事之间,我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就好像一个大家庭,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成长,堪称人生一大幸事。

  周刊创刊100期,作为团队的一员我深感自豪,我坚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编辑:杨凯淇】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