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裔码字人:但求写己心意

2013年07月31日 11: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华裔码字人:但求写己心意

  中新网7月31日电 据BBC英伦网报道,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群体。他们来自各行和业,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在海外从事文字工作,匿名或者署名。

  写文章是一个特殊又普遍的爱好。说普遍,估计多数人年轻时就做过作家梦,梦想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发表,而自己则逐渐赢得名声,收入,然后可以躲进阁楼,不理世外春秋。

  爱写字的人,多少有些理想化或说爱做梦。但是这个梦不好做,这就是它的特殊性,简言之,在这个年头,谁还想靠写字谋生不成?若真想,那必定是疯子,傻子。

  上个月在美国我遇到一个知名的企业家,他说他年轻时候想当作家,但父亲告诉他“文人不是疯子就是穷鬼”,于是他从了商,建立了全球连锁酒店。有意思的是,企业成功之后他还是拿起了笔,于是他成了畅销书作家和演说家。他写的是时下流行的幸福企业经营学,但是他的好文笔却使书好读,且好卖。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呢?文字是个基础爱好,你不知道哪一天它会帮助到你。

  但是它也仅仅是一个基础爱好。如今能把文章写得顺溜,讽刺,议论,抒情,样样能行,且能把故事编得生动有趣,赚取读者的人如过江之鲫。如果你自认为天赋比过张爱玲,文笔辛辣老到又有趣,再玩点深沉哲理,想在这个出版电子化和自媒体时代杀出一条路来,我不会拉你后腿也不会打消你的斗志,你自有自己的梦想。但是我总觉得,这条路,没那么好玩。而且我觉得,文字,一旦是为了斗、为了出名、为了生存,一切就变调了。

  所以当我看到这会议上的写手,平日里只读文字不见其人,如今齐齐的从英国各地冒出来了。高矮胖瘦,男女老少皆有, 背景也是五花八门,牙医,律师,全职妈妈,记者,教师,称职老公和父亲,园丁,商科学生,剑桥女博士,音乐人,编剧,等等,他们都在英国各大媒体上供稿,写大小专栏,做自己的版块。这些人,都有自己正常的生活,职位有高和低,钱有赚多和少,生活有忙和闲,但都在业余时间爬格子。这些人,为什么都选择了写文章?

  “我每天只能在孩子睡之后才能挤出2小时写作。”她做了5年全职妈妈,从喧嚣媒体圈走进家庭生活,在伦敦中部小城过着平淡安静的生活。她从写字开始和外界连接,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和爱好。“你能一眼看到自己的未来,是比较可怕的。总还是要折腾点什么。”文字是她的折腾,做节目是她的折腾,写妈妈情怀,写文化差异,写英国政坛,总有她可以写的。不为赚钱,夫家已经很富足,她要的,不过是有一点自己的爱好,和可以折腾的地盘。写文章便是。

  另一位近6旬的华侨比较特别。她把自己的版块取名“为之”,坚持写短小精炼的文章。早年在香港为明报赚稿,来英后继续拾起笔,多年不辍,写细碎平常事,浅谈人生大道理。她下笔精心,字字推敲,秉承香港老派专栏作家们的文风,短小精炼,绝不拖泥带水。每逢出报,老伴儿必定第一时间查看是否有她的文章。偶尔报纸版面不够,挪到下一期出,便自然失望。写字,成了她的牵挂和期待,或是人到晚年的精致出品。不问喧闹出名,但求写己心意。

  其他的比如虎妈,奶爸,律师,牙医,女博士,等等,写的内容五花八门,涵盖方方面面,文字出品都不低。就是这些人,丰富了英国华文媒体,给了小小岛国足够好的华人阅读内容。

  一旦说起海外文学,似乎总和边缘化离不开。写的不外乎是移民那点事,跨国婚恋,黑工,留学伤痛,等等。文字期期艾艾,仿佛在墙角独自哀怨不得志的花儿。格调总归有些小,大制作,大视野的作品,鲜有出炉。

  我总是会不断想起过逝的木心老人。他在纽约独居了20多年,在艺术、文学修为上多年不停止, “甘愿为艺术占有”。他困在狱中也写作、作曲,身上揣有66张白纸,正反两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藏在棉袄夹层里。

  他精通文学、绘画、音乐、历史、诗词等,“无法用单一的艺术家身份来认定他”。 虽然上世纪4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但全部散失,80年代在纽约定居后,再度写作,才等到了迟来的声誉,尤其是在美国和台湾读者圈。他的作品, 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美国大学教材里 ,但他在国内的声誉,却是在近几年,而且还受主流文化圈的争议。

  和很多人一样,我喜爱且敬重他。不论他的文字动力和艺术造诣,这需要行家来评论,我觉得多数人和我一样喜欢他,多少还带有些对其风骨的钦佩。一生颠沛,经历牢狱,独居海外,但是坚持与文学艺术为伴,到晚年才逐渐赢得声誉,获得安稳生活。他或并为追求声誉,他只是一辈子做自己热爱的事,和艺术文学为伴,政治动乱,时代交替,异国他乡窘迫生活,都不曾打消过他的坚持。这种坚持,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完成的,到最后,他留给世人的是画作,是书卷,还有一种永存的精神和风骨。

  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生活的隔离和僻静,给他提供一方安静不被打扰的土壤。让他可以远离政治动乱,专心创作。这种境界,不是凡人能达到。但是看看我身边的这群人,在这僻静冷清的海外,拿起笔,深深浅浅的进行创作。写字并不赚钱,写字也并不能赢得名声,但是一篇文章的构思,却是要处处思虑,落笔小心翼翼的,交稿诚惶诚恐,刊登后自己不敢读,生怕写得不好,浪费了读者时间。

  文学艺术是个冷清的活儿,需要寂寞锤炼,需要时光敲打,才会有经典。这些码字的人中,或许多年以后,出来位大家也不可知。 但至少,他们用文字丰富了华语媒体圈,给我们这些海外的人提供了各类阅读咨讯。 文字这种东西,有时候直通内心。文章写得通透的人,在喜欢文字的人看来,就是一柄利剑,痛快,明了,读者和作者间彼此惺惺相惜, 这是一种温暖的关系。而对于码字人来说,写字的过程应当也是无比愉悦的罢。(许意)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