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华文化海外传承引关注 专家支招:人才是关键

2013年09月16日 1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南宁9月16日电 (娄晓)“中国的富强崛起会助力到文化的传播,希望海外的华侨华人看到这个趋势,身体力行来推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东盟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论坛上,马来西亚上议院前议长曾永森如是说。

  “马来西亚是除了中国大陆以外使用中文简体字最广泛的地区,因此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整个国家的文化结构上有大影响力。”曾永森介绍说,马来西亚保留着很多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中秋节我们一样吃月饼,端午节到处买得到粽子,春节有2天公共假期。”

  曾永森表示,“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中华文化在海外发展的成果,融入当地社会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发展。”

  “美国每年的文化产业增加5000亿美金,而中国与美国相差10倍。”美国华人票房文化传播公司总裁、中国侨联顾问戴錡则认为,尽管中国历史悠久,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却发展得相对薄弱。

  “大家都知道一部动画电影《花木兰》。”戴錡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花木兰》这个中国传统故事却被美国电影公司制作成为动画片,最后赚4000亿美金。不论是在文化效应还是经济收益上都在全世界获得了巨大成功。“可中国的故事怎么等到外国人拍了才知名呢?”

  戴錡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的未来具有极大市场和竞争力,因此帮助中国的文化团体和文化产品真正走向世界能够更好地让中华文化“走出去”。

  对此,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萧鸣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文化强国当中,人才是第一。”

  在萧鸣政看来,高素质的传统文化传承人才、传统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传统文化产品销售人才是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

  萧鸣政说,“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高素质的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十分紧缺。比如说孔子学院的老师,如果我们只懂发音、语句,却不懂其中的典故和文化内涵,中华文化的精粹也就黯然无色了。”

  “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把文化开发与经济开发结合起来。”萧鸣政表示,传统文化是软实力,但是把它和硬实力相结合更有益于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发展。

  本届论坛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国-东盟各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项目合作,同时,积极发挥海外侨胞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的独特作用。出席论坛的嘉宾还参访考察了南宁、柳州、桂林、钦州、防城港等地,感受改革开放的新广西,洽谈经贸文化合作项目。(完)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