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外华人走“回头路” 逆向投资活力挑战并存

2013年10月25日 11:0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一方面,随着传统移民国家投资移民门槛的提升,国人海外投资移民风潮正在“跟风涨价”;另一方面,国内投资环境向好,政策优渥,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回来投资。“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在资本市场的“围城”里,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逆向投资,越办越红火

  华侨华人回来投资,这是一个越来越集中的趋势。近日,中国侨联、浙江省侨联连同杭州市政府举办“创业中华”主题活动,期间几十个高科技项目现场发布并与侨资企业洽谈对接。而此前不久,天津市举办的“华侨华人滨海新区创业发展洽谈会”、吉林省“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恳谈及项目对接会”项目投资额均超过70亿元。

  在国庆节前于成都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上,华商共计投资241个项目,总额逾1323亿元。

  相比较华侨回来投资,国人的海外投资热出现了遇冷的局面——这和全球移民政策紧缩是分不开的。由于经济运行和刺激需求,澳大利亚把移民净资产门槛提高到20万澳元;加拿大移民净资产门槛也由80万加元提升至160万加元。这无形中为国人投资移民泼了一盆冷水。

  现在,回来投资也慢慢和“移民回流”发生关系,海外华人开始走上“回头路”。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中心数据,2012年共有1202人获得中国“绿卡”,较2011年增加80%多,而新的永居签证,一半以上被授予生活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的华裔移民及其子女。

  环境向好,“天时地利人和”

  长期以来,归国华侨被视为一个精英群体,在人才引进和投资吸引方面,各级政府都有利好的政策扶植。但受制于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大规模的华侨投资发生在近年。而现在,随着华侨投资政策的优惠和国内机遇的不断增多,国内投资环境空前向好。在新疆投资环保项目的美籍华人徐先生说:“环境项目这样的新兴产业在中国还是一块试验田,搞这样的项目,一方面政府可以提供高额低息贷款,另一方面还有很大的税费优惠,机遇很大,前景很好。”

  立法规范华侨投资保护,在过去常被指责为一片盲区。而现在,这个问题被各地提上议事日程。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日前把《海南省华侨投资保护条例》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的预研项目;而《江苏省华侨投资权益保护条例》已被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列入2013-2017立法规划项目。加上福建、辽宁等省份已生效的华侨投资条例,配合《国务院关于鼓励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投资的规定》,华侨投资保护已成法律体系。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稳健运行,其经济潜力已经被全世界投资者看好。这自然不乏华侨投资者的热情参与。

  回来投资,华侨们还有一些特殊的“中国式”考虑。“孩子在外语环境中始终无法彻底融入,赶上国内教育水平提高,及时的认祖归宗才是对的。”德籍华人许女士说,拿回“中国绿卡”,有助于培养孩子一种家庭文化上的归属感。

  华侨资本,活力挑战并存

  华侨投资的历史是一本大书。创办“张裕”品牌的“红顶商人”张弼士,就是一位知名的华人投资者。1956年,毛泽东在同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中说:“华侨投资的(企业),二十年、一百年不要没收。”1979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与工商界代表人士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等谈话,提出“可以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从根本上离不开华侨资本。

  国民对华侨资本也表示出强烈欢迎。据《纽约时报》称,耶鲁大学近期对中国30个省区市的2000多位中国网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把“海归”细分成了“教授”“企业家”和“留学生”三个群体,结果显示,有80%的民众支持政府吸引海归企业家回国创业,在三者中为最高。有分析称,海归企业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直接,他们不仅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转化为生产力,带动经济增长,而且能直接创造很多就业机会。

  我们也应警惕华侨逆向投资带来的问题。如果政府过度依靠经济手段吸引华侨资本,可能会导致华侨投资动机的改变——在资金保障和税收优惠下,或有众多并不具备投资条件的华侨以投机心态加入投资大军。这种行为显然违背了华侨投资政策的初衷,也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竞争。(孙少峰 任一丁)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