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隐忍”“恐惧”受欺凌 华人家暴受害者该觉醒了

2013年11月06日 09:5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10月是美国的“家庭暴力觉醒月”。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日,美国加州圣谷东区发生了多起家庭矛盾升级演变暴力冲突案件,有华裔男女朋友吵架动手、丈夫气急败坏狂打华裔妻子,也有姐姐因吸毒被妹妹从家中驱逐后偷车泄愤。大多家暴受害妻子常常感到孤立而不懂求助。

  “隐忍”“恐惧”受欺凌

  女性受害人往往表示,恐惧是她们难以摆脱施虐者的头号原因。很多受害者往往因为工作、经济情况等各种原因,无法立即离开施暴者,而采取“隐忍”的态度。一些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阴影下的受害者甚至正蒙受着生命威胁。

  家住加州核桃市Watercress街29岁的曹小姐(Tso,音译)和其31岁男友林先生(Lin,音译)日前发生口角,警方调查发现,两人虽未结婚但已同居。当晚女子被打得左脸红肿,左眼乌青,下巴有两英寸血痕,男子身上也有多处伤痕,最终林先生以家暴罪被核桃市警局羁押。但是曹小姐却反映两人此前从未有过家暴,事发当天也拒绝紧急救护,并透露事后并不会控告男友。

  专家指出,还有很多华人小区由于“家丑不外扬”等传统观念影响,多数遭家暴妇女不愿也不敢寻求帮助。多数遭家暴的案例,还是由邻居、医院等发现问题后才曝光的。

  缺乏独立致孤立

  美国亚裔妇女庇护所的助理总监浦兰(Orchid Pusey)表示,受害者大多被施虐者刻意隔离,加上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她们与社会非常脱节。有些来美多年的华人妇女,连基本的英语和乘坐交通工具都不会,根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当然令她们抗拒向外界求助。

  年过30的王女士移民美国前在北京的一家银行工作,收入颇丰,但因丈夫工作调动原因,她也跟着移民到纽约。王女士说,在纽约安定下来之后,她就没有再找工作,打算在家安心休养,准备再生一个孩子。一年后,大儿子正上小学,小女儿也刚出生,丈夫因为经济不景气,工作压力增大,家庭财务负担加重,加上妻子没有工作,更是有一种雪上加霜之感。王女士考虑到自己本身确实没有经济来源,又为了两个孩子的前途着想,只能多方容忍,直到有一次丈夫用电话机砸她,才惊动邻居报警。

  某家暴受害人服务机构总干事刘女士表示,许多华裔家暴受害妇女因语言障碍,且无个人收入来源,又担心失去移民身份,或者期待丈夫能够改过自新,往往忍气吞声。没有足够的独立能力,也就造成了大多家暴受害者的孤立地位。

  沟通合作寻保护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10月30日,旧金山地检署与多个小区服务机构的代表在Milton Marks会议中心举行了反家暴妇女维权座谈会,探讨如何为受害人提供合适的援助,摆脱施虐者的魔爪。他们希望透过一系列的外展计划,引起更多人对家庭暴力的关注,鼓励更多受虐者勇敢走出困局。

  “她们必须要打破这种恐惧,应该与相应服务部门尽快取得联系”,旧金山地方检察官盖斯肯说,“家庭暴力已经是一种犯罪行为,我们可以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保护受害者的安全”。刑事律师邓先生也表示,部分华裔民众对家暴法律负责存有误解,以为事件属于民事或私人纠纷。可是,根据法律指引,家庭暴力为刑事罪行,最高可入狱一年并留有案底。

  受害者在面临家暴时,一味地逃避只能造成对施虐者的纵容,从而使家庭暴力愈演愈烈。受害者应该积极与相关机构或当地执法部门进行沟通,寻求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同时,美华裔妇女庇护所保护妇女权益倡导者MaySeng表示,她希望这些受害者能够将自己的经历与别人分享,并勇于向社会寻求帮助,一方面使维权机构更加完善,另一方面避免更多人甚至下一代受同样暴力问题的影响。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