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马华裔女天生“一只耳” 自卑29年尝试整容(图)

2013年12月24日 10: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大马华裔女天生“一只耳”自卑29年尝试整容(图)
丈夫黎贻良虽然不介意太太的缺陷,但支持她恢复正常容颜的梦想。
美国妇女在“手臂上种耳朵”自体移植,但只具外观,没实际功用。

  中新网12月24日电 据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报道,马来西亚29岁的华裔少妇自出生左耳就没有外耳翼,只长耳珠,以致听觉只有50%,而且她天生“斗鸡眼”,脸部两边的比例也不均匀,嘴巴歪侧一边,从小就被人嘲笑到大,29年来从来不敢抬头做人。

  在《光明日报》独家报导车祸毁容少女吕艳碹要整容重生的励志报导,给了她全新的启发和勇气。她说,她一直都认为,要恢复正常的长相是一辈子不可能的事,而今,她想尝试追求圆梦。

  这名自来槟城的李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因外表长得有异常人,受到别人的嘲笑。在这个论外貌的社会,她以为一辈子也嫁不出去,很幸运的,16岁那年,认识了她现今的丈夫黎贻良,结婚6年后,并育有一名5岁的儿子。让她最庆幸的是,儿子没有延续了她的缺陷,是个健康可爱的孩子。

  不爱接触人群不拍照

  她因为眼睛有问题,不能戴眼镜,只能全天戴着隐形眼镜,让她眼睛非常不舒服。从小到大,更没机会像别的女生一样可以戴漂亮的耳环,因为左耳只剩下耳珠,没有耳翼。

  让她更无法​​承受的是,多年来人家对她异样的眼光和嘲笑的话。

  她从小被乡间的印度孩子以“歪耳朵”、“歪嘴巴”来嘲笑着;在小学,同学更不时爱拔起她左边的头发,露出她少掉的一边耳朵,然后大声笑起来。当时,她只觉得很难堪很生气,更试过追着他们来打。

  “可是,在我开始懂事之后,从一些生活照中,我明显看到了真正的自己,和别人真的很不一样,我觉得很难看,很自卑,很无助,那时,我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不爱接触人群,不爱说话,29年来活在自卑中。”

  这些年来,别人看她一眼,她就很痛苦,少掉的一边耳朵,更是她最大的忌讳和难堪之处,有缺陷的五官,她还可以默默忍受,可是少掉的耳朵,不小心被人发现了,她会难堪得马上掉泪。

  “我一直都用头发来掩饰我少掉的一边耳朵,从不束头发,也不拍照。至于我缺陷的五官,那真是没办法的事,想掩饰也掩饰不了,只好避免一些人多的地方。”

  她说,丈夫很了解她,一些场合,他都会尽量避免让她去,也尽量避免让她拍照,他们家里极少有家庭照和生活照。“最印象深刻的,是儿子曾经问过我:妈咪,为何你少一个耳朵的?我真的不晓得该如何回答他。”

  要学吕艳碹筹款修复缺陷

  李女士除了希望透过报导,筹得修复嘴巴和眼睛医药费外,更希望,有专业人士可以给她一些专业意见,比如,她的耳朵是否有机会可修复,听觉是否可恢复。

  “我觉得吕艳碹很勇敢,不像我,一直都不敢抬头看人家。觉得尴尬时,她可以选择戴口罩,可惜的是,因为少了一边耳朵,我连口罩也戴不了。”

  父母对“整容”抗拒

  她说,“整容”这字眼,一直都在她脑海里想过千万次,可是,她认为,那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我只知道,那会花很多很多的钱,尤其是少掉的那边耳朵,我更觉得那是可能没办法整的。”

  她说,父母对整容这字眼非常敏感和抗拒,他们一直都认为,只要没有生命威胁,整容根本是多余的。“可是,他们可能并不了解,因为这些缺陷,我这29年来活得多痛苦,他们无法想像也无法理解我这些年的感受,只要别人的一个眼光,就会让我痛苦很久。”

  她说,很少人知道她少一个耳朵,除了家人,只有身边最好的几个朋友知道。

  已有用细胞“种耳”疗法

  据报导,现代医学科技已有“种耳朵”的疗法,就是只要利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就“种”中耳朵。

  这起实验室负责人桑德芭克(Cathryn Sundback)表示,培植人造耳得实验其实已达20年之久,至今面临种种障碍,但她有开心的宣布,已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

  桑德芭克说,他们先利用电脑模拟出患者现存耳朵的形状,制成一个用钛金属的框架,上面覆盖胶原蛋白,它能让皮肤结实,保持弹性,再从患者的鼻子或肋骨取出一些软骨组织,将软骨细胞植入耳朵框架里。

  过后,他们会将耳朵框架静置在培养皿2周,让它长出更多软骨,​​等到要移植这个耳朵时,再从患者身上取下一些皮肤,将耳朵植皮并缝在合适位置上。

  随着大批伤兵重返家园,这项试验也取得十足的进步,目前他们已像食品及药品管理局提出申请,希望能在一年内为患者移植人造耳。

【编辑:王海波】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