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纽约华裔“捡瓶族” 每日最多可捡近600瓶罐

2014年07月15日 13: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揭秘纽约华裔“捡瓶族”每日最多可捡近600瓶罐
    厢形货车在显利街和凯瑟琳街路口收瓶子,周围已有等待卖瓶的人。(美国《星岛日报》)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下午2点半,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陈玉芬走出位于33街的工作单位,掏出白色垃圾袋,开始在沿街的垃圾桶里翻找废弃的塑料瓶和易拉罐。四个小时之后,她挑着三个装满瓶瓶罐罐的大号垃圾袋,坐上回法拉盛的7号线地铁。

  “这里面有四百个。”陈玉芬刚坐定,扬手擦了擦脖子里的汗,颇有成就感地说,并没有意识到近身的乘客微妙地侧目,掩鼻,然后朝车厢的另一头挪了挪。按她常去的回收站价格,5美分钱一个瓶子,这个下午陈玉芬赚了20多美元。

  “今天瓶子不算多。”她表示,自己运气和体力都特别好的时候曾经能收到接近600个。卖瓶子的钱加上自己早晨5点半到下午2点半做清洁的工资,总算可以应付生活。

  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像陈玉芬这样的“捡瓶一族”并不少见。他们大多已年过半百,收入偏低,尚有体力出行。捡废瓶对技能和体力要求都不高,正是这个群体补贴家用的希望所在。他们或推着二轮小车出门买菜时沿路顺道搜索,或像陈玉芬一样比较“专业”地大规模搜集,然后把瓶子卖给回收站或者定点定时收废品的私人老板。

  做护工的徐美华也是“捡瓶一族”的一员。由于不是每个全天都要工作,她趁空闲的半天外出捡瓶子。和陈玉芬不一样,徐美华除了到垃圾桶里直接捡,还常常能得到和她相熟的人家和店铺关照,把积攒下来的饮料瓶送给她。七点半“收工”后,她用推车把瓶子运到显利街和凯瑟琳街的交叉口,这里七点半到九点左右有私人的厢式货车集中收瓶。据该地附近的居民说,以前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私人货车收瓶,所以瓶子一度升到6美分一个,现在那个老板不知为何不来了,回收价格也随之下降。

  徐美华到的时候,货车旁已经聚集了超过20人,每个身边都堆着装满废瓶的塑料袋。街边打烊了的小店门口,有几个人正在把刚收来的瓶子倒在地上清点分类,易拉罐,塑料瓶和玻璃瓶各分一袋,然后报数给回收的老板。徐美华和其中一个人打了招呼,也开始加入他们。

  说到捡瓶子的难处,徐美华对去年7月修订的回收法案颇有怨言。依照法律规定,凡丢入街边的公共垃圾桶的可回收瓶子属于公共财产,私人不得捡拾。“我们收入就那么点,靠自己的劳动赚两个辛苦钱有什么错?而且回收瓶子也是利于环保的好事啊。”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认同徐美华的话。在地威臣街开店的王先生就对“捡瓶一族”非常反感。他表示,并非自己不通人情,而是自己放在店铺门口的透明垃圾袋不时被过路的捡瓶人抠洞,强行取走里面的矿泉水瓶。袋子里的垃圾随后从洞里漏出来,让门口显得又脏又乱。另外,尚未卖出的大量废瓶堆在收瓶人住宅内部,也存在卫生隐患。

  晚上8点32分,天色渐暗。列车到达法拉盛终点站,陈玉芬用木杆把3个和她差不多高的袋子挑上路面,等待去回收站的公交车。木杆的中间被塑料泡沫包裹了几圈,以减轻对肩膀的压力。当陈玉芬卖完瓶子回到家已经超过10点,第二天凌晨4点一睁眼,又是“新的一天”。(蔡一品)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