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爱创新、懂专利、能转化 海归为创客搭建网上平台

2015年07月02日 11: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如今,许多高层次海归掌握着高精尖技术,并拥有科研成果和专利。这些科研成果和专利都是潜在的项目和商品。然而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将这些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最终实现产业化,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在国家颁布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政策为创客保驾护航的同时,一些海归也主动通过自身努力为其他的创客提供一个创新和创业的互助空间。

  难题:

  专利在手难以发挥价值

  刘麦可(化名)与葛畅佳都是曾在美国留学的创业海归。他们在留学期间就关注到了留学生和创业者拥有专利但难以转化应用的难题。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刘麦可(化名),现在从事医疗和互联网创业。留学期间,他身边的同学发现了某种细菌致病因子可用于药物的用途,但因为找不到投资人,无法将其投入生产,最终浪费了专利。

  辛苦研发的专利无法得到投资人的关注,最终被遗弃,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时,刘麦可也注意到中国专利申请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关注这些专利的转化前景如何,因此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专利”“垃圾专利”。刘麦可认为,如果专利不能转化为应用,发挥最大的价值,就是对知识和资源的浪费。

  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的葛畅佳在大学期间主修创新管理与创业。他在美国上学时就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知识产权的相关工作。期间有一个典型事例让他印象深刻:一家拥有技术优势的初创企业,面对大公司侵权案中巨额的诉讼费和律师费,最终被拖垮,放弃维权,将专利出售给竞争对手。

  葛畅佳认为,很多留学生在留学期间会有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科技与潜在的商品之间存在缺口。葛畅佳的创业项目就是将技术专利转向产品,并依托其创业。

  目前,葛畅佳基于科技专利向产品转化的在美创业项目仍然在实施中。他说,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分类、教育普及以及审核系统很完善,所以他选择先在美国锻炼。但是回国创业也一直在他的计划中,尤其是政府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也使得他看到了回国创新创业的契机和希望。

  方法:

  提供线上众创互助平台

  刘麦可建立的“全球专利交易官方群”为企业、研究机构、个体发明人和投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交易的平台。在这里,拥有技术和专利的创客能够找到投资人,投资人也可以对专利进行评估和投资。仅6月29日一天,在该平台上发布的求购专利信息就达26条,转让专利成果7条,代理申请专利13条。

  这样的方式使发明人有动力,投资人有目标,核心科技得以突破,专利得以转化应用。目前,该平台的成员包括发明人、专利代理人、专利审查员、海外院校的学者和许多成功创业的海归,他们大多在专利行业第一线工作,熟悉专利申请和专利规则。

  知识产权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专利转化不是仅仅一个平台就能完成的。但作为这个线上众创平台的管理者,刘麦可希望能够以点带面,从这个平台出发,促进局部的小范围的专利交易,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爱创新、懂专利、能转化的氛围。“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大家群策群力,共同为知识产权事业而努力,加快创新步伐,驱动转型发展。”(张玉芹)

【编辑:杨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