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蒙古华侨学校不忘“老子”不丢“孙子”

2012年05月22日 0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蒙古华侨学校不忘“老子”不丢“孙子”
图为蒙中友谊学校校长江仙梅 霍文 摄

  中新网乌兰巴托5月22日电 题:蒙古华侨学校不忘“老子”不丢“孙子”——访蒙中友谊学校校长江仙梅

  记者 韩胜宝

  “既不能忘掉‘老子’,也不能丢掉‘孙子,我们华侨学校重视在蒙古华侨孩子和蒙古学生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老子的道家、孔子的儒家、孙子的兵家思想,这些中国经典文化都传授,学生们都很有兴趣,优秀学生尤其喜欢”。被誉为蒙古高原“汉语花”的蒙中友谊学校校长江仙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蒙中友谊学校建校已有48年历史,坐落于乌兰巴托市,是旅蒙华侨协会为满足当地侨胞子女的教育需求创办的一所华侨学校,原名旅蒙华侨子弟学校,90年代初学校开始招收当地蒙古学生。该校现有21个班级,8个周末汉语补习班,在校生近700名,其中90%以上生源为蒙古学生,多年来为中蒙两国之间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出一大批汉语成绩优秀的双语人才。

  江仙梅祖籍河北,在蒙古长大,毕业于这所华侨学校,并在该校多年负责文教宣传,担任校长将近15年。她自豪地对记者说,蒙中友谊学校长期致力于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引导学生读中国经典名著,包括兵家故事,许多学生都读过《三国演义》、《三十六计》,不少学生知道老子、孔子和孙子,不仅弘扬了中国文化,而且促进了汉语教学,该校学生在蒙古国举办的汉语奥林匹克比赛、“汉语桥”比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奖。

  江仙梅介绍说, 蒙中友谊学校在多年的办学积累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实行上下午两部制,一至十二年级都以汉蒙双语授课,并有历史、书法、口语、写作等汉语特色课,把儒家学说、兵家文化融入其中,从小对学生们进行中国文化熏陶。如今,该校成为蒙古诸多汉语学校中的佼佼者,深受蒙古国中小学生的青睐,前来报名就学的学生“一桌难求”,每年不得不拒收很多学生。为满足蒙古汉语热、中国文化热的需求,该校于2011年新建了1400平方米的新校舍。

  该校除了结合课堂教学传播中国文化,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作文比赛、汉语知识比赛、汉语歌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才艺展示等,都渗透中国兵家文化。该校许多小学生喜爱阅读《孙子兵法》漫画、《三国演义》连环画,中学生则有机会经常阅读和朗诵中国经典兵家故事。

  参加国务院侨办组织的“寻根之旅”夏令营、“中华文化大赛”优胜者夏令营等活动,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最佳时机。该校注重游教并举,寓教于游,结合参观中国历史文化名胜、学习中华武术等活动,寻找中国文化之“根”,华侨孩子和蒙古学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完整体系的认知度,更加不忘“老子”,不丢“孙子”。

  蒙中友谊学校办学成绩得到了当地教育界的一致认可,获得了很多成就和荣誉。2009年,蒙中友谊学校被中国国务院侨办评为“华文教育示范学校”;而江仙梅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了诸多奖励和荣誉,每年获得教育界各种奖项,其中有蒙古国总统颁发的最高奖项——北极星勋章和功勋教师奖,成为海外优秀华人的代表。

  在谈到未来的设想和目标时,江仙梅说,该校力争办一份华文报刊,开辟中国文化专栏,把学校建成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蒙文化交流的窗口;做好汉语教材本土化建设和优秀教学读物的引进工作,重点引进《论语》、《孙子兵法》等中国典籍;加强与孔子学院等汉语学校的合作,普及蒙古文《孙子兵法》,为汉语文化在蒙古国广泛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