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萌妹子结缘中国 新西兰大学校园建汉语角人气高

2013年07月01日 15: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萌妹子结缘中国新西兰大学校园建汉语角人气高
Sarah在哈尔滨
Sarah和她的汉语角社团朋友们

  中新网7月1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报道,新西兰22岁的怀卡托大学学生Sarah Thomson是个“汉语迷”,周二和周四是她每周最期盼的“美好时光”。每当此时,学校里的“汉语迷”们就会聚在一起,一起看上一部中文电影,学习几个网上最近走红的中文流行词,交流交流彼此学习汉语的心得和进展……

  Sarah Thomson很享受和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扎堆”的欢乐时光。从2010年动身前往中国担任英语教师一职、自此爱上汉语以来,她眼看着怀卡托大学的“汉语角”从无到有,再到如今成为学校里最走红的社团之一。

  因为好朋友,爱上学汉语

  若非事前已然得知Sarah Thomson是个地地道道的Kiwi姑娘,仅靠电话那头传来的悦耳声音判断,你很难相信,说得如此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的女生竟然是个外国人。

  如果你此前关注过“汉语桥”新西兰赛区的比赛,那么一定会对这个笑容热忱阳光开朗、说得一口流利汉语的Kiwi姑娘印象深刻。在2012年的比赛中,她拿到了新西兰赛区的冠军,并代表新西兰“出征”长沙。

  说起她的“汉语缘”,还得从2010年她动身前往中国,担任英语老师说起。

  2010年,正在怀卡托大学攻读英语文学的Sarah Thomson得到了一个前往中国担任中学英语教师的机会。思考再三之后,她决定,试试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2010年1月,年仅19岁的Sarah Thomson离开家,降落在热闹的中国。在最初一个月中,她被“发配”在北京平谷的一所高中教英语,随后不久,她又被“调配”到了北京市第39中学。正是在那里,她认识了一批“改变她人生”的好朋友。他们有的是学校的工作人员,有的是自己班上的学生,他们下课后会带着Sarah Thomson四处“游荡”,带她体验最真实最原汁原味的北京城。由于他们大多不会说英文,Sarah Thomson开始试着学说汉语,渐渐的,她开始感受了说中文的快乐——“当你可以用汉语和别人交流、买东西、搭讪、出门旅行的时候也不会再觉得语言是一种障碍,那样的感觉真的好极了。”

  2010年7月,Sarah Thomson结束了交流项目,回到新西兰。很快,Sarah Thomson发现,自己非常挂念在中国的朋友们,因此她一直想方设法与中国的朋友们保持联系,也正是因此,在回到新西兰后,她更加勤力地练习中文,中文也越说越好。“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因为中国的这些好朋友,才爱上汉语的。”

   爱上汉语,办起“汉语角”

  倒也不是没有觉得汉语太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对外国人来说,中文的发音系统和方式和英语完全不同,想要发出某些音节往往需要加倍的练习,而在没有练习“到位”前,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因为担心丢脸而不敢张口说话。

  而这也Sarah Thomson曾经遇到的最大困境。

  “时间一长就会发现,不仅新学的没练会,以前的也忘了。”Sarah Thomson说,在自己的“低潮期”,最要感谢的就是她的“语伴”了。“我说不好汉语,觉得自己特别没用的时候,她一直鼓励我,给我信心,把那个坎儿过了,就发现自己又充满了动力。”

  就这样,在自己的努力和好朋友的鼓励下,离开了中国的Sarah却并没有放松汉语的学习。2011年,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了“汉语桥”新西兰赛区的大赛,虽然没有拿到冠军,却成功获得了前往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一年的奖学金。就这样,2011年9月,Sarah再次回到中国,开始系统地学习汉语。2012年,Sarah再次报名参加了“汉语桥”的比赛,并一举夺冠,最终代表新西兰前往中国,参加了在长沙举办的世界总决赛。尽管在这次高手如云的比赛中并没有拿到冠军,但却结识了很多朋友。

  比赛结束后,Sarah再度回到新西兰,继续完成在怀卡托大学的学业。而当时,说汉语已然成为了她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初我给自己找了个语伴儿,我跟她练英文,她和我练中文,后来慢慢又认识了一些学汉语、想要练习中文口语的朋友,我就想,在中国的不少大学都有‘英语角’,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办一个‘汉语角’呢?”

  说干就干,怀卡托大学的“汉语角”就这样渐渐成型。社团成立初期,固定会员只有几个人,也没有所谓的固定活动,“感觉更像是朋友在一起聚会。”

  从在学校里“默默无闻”到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社团之一,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当时我们也在学校做了不少宣传,但这两年来,想要学汉语的人也确实越来越多,社团里的人也逐渐越来越多。”

【编辑:范超】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