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纵论语文教改:大学语文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2013年11月26日 09:5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大学语文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大学语文不是一门写作课,也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普及一些文化知识。这门课通过对古代文化经典的阅读与理解,根本上具有承载了人文精神传承、塑造未来中国的民族文化形象的功能。我们今天没有从这样的高度来理解大学语文,所以就不可能上好这门课。

  大学语文是针对大学生的,这是首要意义。目前中学语文课程被应试教育破坏到了毫无美感可言,中学语文课程放弃了语文作为普及人文精神的第一要义。其次是大学生从应试教育阴影下的中学教育升到大学教育,开始摆脱应试教育,创造了全面发展的条件。这也就是说,大学教育除了专业知识教育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中学教育所缺失的人文教育补课,让学生获得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这个全面发展指的是人格的教育培养,是多方面的教育培养,而不是唯一的知识教育或者职业教育。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接受比较健全的教育的人,他不一定就是某种专业的专门人才,更不一定是终身从事某学科研究的专家。目前的教育体制决定了真正的专家型人才必须通过后续的研究生学位教育来完成。所以普通的大学教育中,不管是什么专业毕业的学生,他走上社会后不一定是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不一定会成为本专业的专门人才。那么,他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可能在他未来人生道路上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他仍然是一个本民族文化承传过程中的一个成员,仍然是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普通高校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对于学生未来人生的重要性,将会超过他的专业知识。这也是社会上通常说的: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其次才做一个有成就的人。

  所以我在主持中文系工作时,曾经多次呼吁,高校的大学语文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应该把它与大学英语放在同等的重要地位,一个国家对于本国的民族文化的普及型教育的重视度还不及对一门外语的培养训练,至少在课时上就没有达到同样的标准,这种教育制度的设置本身就是骇人听闻的。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就必须有大量的师资和其他资源配套,而且也涉及文史哲多种人文学科的配合,不仅仅是中文专业的课程。这本身就目前高校的资源分配以及急功近利的指导思想来说,也是难以做到的。唯一可行的缝隙就是随着通识教育的普及推行,大学语文可以转化为多种人文学科的普及型课程,借助通识教育来发展自身的责任。(上文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

  大学语文不能承受之重

  这些年来,围绕着大学语文有太多的争论,开还是不开?必修还是选修?是以提高写作能力为主,还是培养思考和阅读能力为主?教材怎么编?文章怎么选?课内课外怎么教和学?如何利用教学网站互动考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参加类似的研讨多了,我常常情不自禁地问自己,这样的争论会有最终答案吗?

  一个本科生走进大学四年,按照学分制的要求,大致要修习130至150个学分的课程,其中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必修公共课、素质教育通识课、文史哲各类大类经典专题课,课程报告写作要求,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训练,以及名家讲座,校园文艺刊物和写作比赛,等等,恐怕至少占去三分之一的学分和校园培养时间吧。而这些课程和活动统统都会涉及到母语修养,母语的口头表达和写作,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也都无疑有责任在这些课程进程中,通过教学互动,改进提升学生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母语思维、表达和写作能力,这难道不是教学活动的应有之义吗。

  总不能说,教《论语》专题的可以不关心学生的表述修辞,教柏拉图《理想国》的可以不在意学生作业的语言逻辑和论辩能力吧?既然如此,对于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整整18年中文母语教育,又有幸选拔进入高校学习的大学生,对于他们高中后的母语提升教育,如果一股脑地要把全部责任都放到仅仅两个学分、32课时、满打满算最多讲那么16次课的所谓“大学语文”课程上,我感觉这门课程实在是承受不起如此的母语教育责任之重。

  也许,我们是不是该换个思路,试着跳出大学语文这一门课,从更宽阔一些的视野来思考和讨论大学生母语能力培养和提升这一时代命题。走进21世纪的现代大学教育,随着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等完整大学教育体制的确立,本科教育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功能在逐渐降低,通识性,素质性和跨学科知识性的培养功能在提升。基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大量与母语教育相关的人文社科经典性、方法论、跨学科意识培养和批判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通识和大类课程,都正在成为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真正要重视和改进大学母语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母语文化水准和写作能力,就完全有必要从整个大学教育,尤其是本科的教育理念定位,课程结构调整,尤其是从上述跨专业学科的人文社科素质通识,以及经典课程群体和板块的质量提升方面去下功夫,而不是像眼下这样,把希望全都寄托到大学语文这样一门孤零零的课程上。(上文作者系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中文系主任陈跃红)

  大学语文要强化其人文性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提出大学要恢复“大学国文”的教育理念以后,得到了许多教育家的支持和响应。作为母语教育,它是对中文学科以外各个学科,尤其是理、工、农、医、艺等学科学生人文素养和母语工具使用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追随徐中玉先生参加了他主编的《大学语文》,历经20多年的熏陶,也逐渐体悟到一个道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应该成为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通识教育课程!

  无疑,随着消费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往往用实用主义和技术主义的眼光来衡量一切事物,严重忽略了人文素养的知识积累。所以才会出现那种取消“大学汉语”和“大学语文”的肤浅之论。窃以为,这些谬论大可不必与之理论,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建设和完善好这门课程,使之在各个高校中成为一门最受欢迎的必修课程。

  鉴于此,我力主在工具性的基础上强化其人文性。在检视了林林总总版本的“大学语文”后,我主张改变以往“大学语文”中只注重“国学”而轻视对别国文化和现代文化与文学的现象,提出“古、今、外三位一体,按人文专题组元”的原则,以及“人文性、审美性、趣味性、工具性和新经典”的编写新理念,与朱晓进、徐兴无共同主编了2005年外研社版的《大学语文》,收到了较好的反响。通过这些年不断的修订,我们同时在反思更高更深层面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将这门课程作为全国各高校的通识课,我们将如何更有效和有机地融合古今中外人文性和工具性俱佳的文学文本,使之成为高端的精品课。除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因素外,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教材的改造问题。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把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一系列世界先进的传统与现代人文精神作为教材恒定的价值内涵。(上文作者系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丁帆)

【编辑:于小喆】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