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本华文学校紧俏 全日仅5所华校学生不足3000

2014年03月21日 11: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日本华文学校紧俏全日仅5所华校学生不足3000
神户中华同文学校教室后面的墙上挂着学生们书写的汉字。
画画的学生。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多次谈到了海外华文教育问题。一方面,海外侨胞以及外国朋友对华文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海外华文教育又面临着师资、教材、资金等多种问题。日本华文学校的“俏”其实正是这种囧状的缩影。

  紧俏:想进华校真的很难

  “我的大儿子是一年级学生,小儿子6岁了,我特别希望小儿子能进入神户中华同文学校。”斯斯文文的妈妈赵江在日本神户一家公司工作。记者走进神户中华同文学校采访时,正好碰到她询问入学事宜。她的表情非常诚恳,其中还夹杂着一丝焦急。

  神户中华同文学校在当地真的很俏。这是一所百年老校,其缘起可以追溯到1899年。当时,梁启超提出设立学校的想法,得到了华商麦少彭等人的热烈响应。经过了100多年的坎坷发展之后,如今的神户中华同文学校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拥有近50名教师和约700名学生。根据校长杨震雄的介绍,他们的学生100%都升入了日本高中就读。

  翻开学校的课程表,可以发现,这所学校实行的是中、日、英三语教育。“我们的课程安排不仅有日本小学与初中的正常课程,还增设了与中国有关的课程,包括中国的历史、地理等。”学校教务部部长张述洲介绍说,“也就是说,我们学校的学生比一般日本学校的学生要辛苦得多。”

  更多的辛苦换来的是骄人的成绩。然而,面对许多渴望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的父母,学校只能无奈地拒绝。“我们的学费十几年来没怎么涨过。学校的运营费用只能一半靠学费,另一半靠各种力量和校友的资助。”杨震雄说,“约700名学生已经是我们的极限,实在没有办法接收更多学生。”

  华校:效果最好的教育形式

  裘援平认为,华校是中华语言文化在海外传播最正规、基础最雄厚,而且效果最好的一种教育形式。“全球现在大概有两万所华文学校,有几十万名华文学校教师,有数百万在校的华裔后代,华裔的青少年大都在这里就读。”裘援平称,有材料显示,在中国内地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外的海外人士中,真正掌握中文也就是具备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70%-80%在华文学校接受过基础教育。

  多年来,国务院侨办一直大力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包括教材、师资、资金等各方面。以神户中华同文学校为例。1988年,学校就采用侨办编印的教材《汉语》为小学部的正式语文课本。如今,学校的汉语、地理、历史等课程使用的教材有自编的、也有侨办编印的,还有北京华文学院、暨南大学等编印的。

  此外,从2009年开始,国务院侨办每年都会评选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评选宗旨和目的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同时通过发挥这些示范学校的榜样作用,带动当地的华文学校迅速发展。神户中华同文学校就入选了国侨办首批55所“华文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杨震雄介绍,学校的教育宗旨是通过华文教育,帮助华侨、华人子弟正确地了解中国的各种知识,在尊师爱友、刻苦进取的优良校风中,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并于将来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贡献。

  这样的宗旨正是对海外华校的最好注解。

  囧境:需各方努力共同破解

  日本华校的走俏,既反映了华校的重要性与受欢迎程度,也揭示了一个令人无奈的囧境:华校太少。根据杨震雄的介绍,目前,全日本共有5所华校,在校生不足3000人。神户中华同文学校是其中规模最大的学校。

  根据国务院侨办提供的数据,目前在日约有82万华侨华人。不过,到目前为止,日本的华文教育依然没有被纳入日本的教育系统。当然,除了5所全日制华文教育学校外,日本还有周末中文学校、华文电视台等实施的汉语教育模式。

  日本的华校处境正是海外华校发展状况的缩影。多年来,海外华校虽然得到了诸多支持、取得了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是,办学条件很差、师资教材短缺、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仍亟待解决。而对于侨二代以及华裔新生代,包括第三代、第四代华裔而言,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对祖(籍)国也没有那么强烈的亲近感了。这些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

  裘援平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海外华文教育,并表示国务院侨办将会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赵阳也在两会期间透露,全国政协已决定将华文教育列为今年上半年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议题之一,相关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华文教育核心,就是让海外华人把中华文化的“根”留住。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也令人期待。(张红)

【编辑:于小喆】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