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文教师走进北京的小学课堂 盼海外华教接地气

2014年04月24日 22: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陶煌蟒)24日,北京市史家小学地下报告厅进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习作赏评课,老师通过不同学生的习作案例引导学生写作,坐在后排的数十位远道而来的“学生”听了频频点头。

  当天,亚洲华文教师北京培训班一行24人走进史家小学,旁听该校3年级2班与5年级13班的习作课,体验中国内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与方法。

  “我喜欢他作文里的四字词语”、“我觉得他写出了当时的心情和动作”,小同学的踊跃发言把鲜明活泼的基调贯穿了整节课,而老师从旁的鼓励和认可更是激发了学生的互动热情。在场的华文教师禁不住低声交谈:“国外要能营造这样的课堂氛围,华文就好教多了。”

  培训班成员、日本日中学院华文教师淳于永南告诉记者,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既大胆也令人耳目一新,从侧面增加了学生的信心,给海外华文教育提供了新的参考。

  “在日本,很多学生抱着兴趣而来,却最终没能坚持下去,是时候该审视我们的教学方法了。”淳于永南介绍说,目前日本的华文教育多停留在“老师教学生听”的传统阶段,这种模式既枯燥乏味,也没有良好的收效。

  “虽然国内的语文教学和海外的华文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但还是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培训班成员、泰国铭言教育公司华文教师汪洋也说,学生主导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新颖的方式,对海外华文教育具有极大帮助。

  淳于永南认为,海外华文教育急需改变“说太多”的传统方法,多重视师生间的互动,以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学习汉语。同时,老师也应更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多准备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课。

  “我们的华文教材书面用语较多,晦涩难懂,而信息量又少,使学生对中国的了解较为片面。”淳于永南考虑,在不更选华文教材的前提下,将借用史家小学电影课堂的方式,用观看中国电影的方法让海外学生互相交流。

  谈到教材的选用方面,汪洋有话说。他认为,海外华文教材注重中国的传统,重点展示中国的过去,而忽略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是不是可以在教材里添加一些中国的科技成果、影视剧或者微电影,可能会更接‘地气’,让孩子更喜欢中文。”汪洋最后建议。(完)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