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风教材海外遇冷 学生坦言不喜欢中国老故事

2014年05月20日 11:1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建立至今,孔子学院已走过十年历程,这些年孔子学院的成就如何,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5月11日,在华南师大国际文化学院建院1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多地的孔子学院专家齐聚一堂参加“孔子学院10周年学术座谈会”,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孔子学院和课堂超过1100所

  目前,全球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超过1100所。北京大学教授李晓琪展示了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球参加汉语考试的考生达502万人。孔子学院成为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预科教育基地。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赵金铭提到,汉语言学习者正趋向低龄化,部分国家已将汉语言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华人聚居地,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与华文教学融为一体。据悉,到2015年,全球孔子学院计划达到50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达到1000个,学员达到150万人。

  汉语言教学遭遇瓶颈

  经历了10年的发展,孔子学院目前遇到了一些瓶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说,国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还不高,中西文化的交流远远谈不上对等:“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假,但主要是古代传统文化。在许多汉语学习教材中,中国当代文化模糊混乱,因此较难消除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应该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的魅力吸引学生。”

  “我们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外国学生听不懂也不爱听,这提醒我们,教材编写要改变的一点:少讲古代中国人的故事,多讲讲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赵金铭提到,“国外学生抱怨课文内容幼稚肤浅,对于欧洲已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那种教他们谈论天气、如何坐公交的教材不合适。”

  在与会的众多专家看来,优质师资不足可能是最大的瓶颈,“现在孔子学院的教师,能教汉语的多,但能系统把握教学方法的少;能传授中国历史的教师较多,但能够传授儒教思想精髓的少;能书写汉字的教师多,但能介绍中国书法演变历史和博大精深内涵的人却少而又少。” 周满生说。

  出路:探索汉语教学本土化

  周满生认为,孔子学院未来的方向是,与外方院校合作探索汉语教学本土化:中外联合培养本土教师;中外联合编写教材;同时重视孔子学院的网上教育。

  “目前光靠汉办每年公派教师,以及国外教师来华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周满生说,国内培训很难面对全球各地的特殊情况,进行多元化的多样教学。“所以,提高国外本地区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的迫切需求。”同时,加强与国内高校的对接,努力把孔子学院建成来华留学的预科教育基地。(林世宁、雷叶婷、王建平)

【编辑:范超】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