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基金销售艰难 集体“触电”投向电商

2013年08月05日 13:2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近期,基金行业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电商”。在天弘基金与支付宝联手推出余额宝大获成功之后,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始把眼光投向了电商。据了解,已有十来家基金公司计划在淘宝上线基金直营店,另有一些基金公司在内部紧锣密鼓地成立电商部门,高薪聘请互联网金融人员,有的公司电子商务部门人数很快就实现了翻倍。

  在基金销售艰难之际,基金行业将眼光投向电商情有可原,但这种集体“触电”的热情却似乎有些太高。希望越大,失望难免也越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基金销售艰难并不是因为销售渠道不畅通,而是在于基金过往业绩并不能真正让投资者信服。

  实际上,现在投资者购买基金已经十分便利,银行、券商网点星罗棋布,不存在想买基金买不着的问题,通过证券账户购买交易所场内基金更是快捷,手续费也十分低廉。基金销售的真正障碍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以及基金业绩信心不足,相当多的基民在过去五年的基金投资中处于亏损状态。

  而天弘基金余额宝的成功,笔者认为也有它的特殊性。这是因为货币基金是一种标准化的产品,差异性不大,所以适合电商销售。但这种成功很难被其他各种类型的股票方向基金、债券基金等仿效。投资理财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的人群,需要的基金理财服务并不一样,细致的第三方理财服务或许更能与基金销售的性质匹配。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每有热点,基金总是一拥而上。但这种蜂拥而上的结局却多半并不理想。远者如2007年的“净值归一”、“拆分”,2009年的基金专户业务等等,近者则如今年上半年的基金发行。去年底基金发行放开之后,一年发行20只新基金成了很多基金公司的基本线。但从今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发了不少新基金,但平均规模都不大,与基金公司的预期相去甚远,而且短期内很难收回发行成本,基金业人士由此感叹,2014年要吸取教训,再也不能如此高频度地发行新产品了。这难道不是基金如今集体“触电”的前车之鉴?

  所以,笔者一方面希望基金行业不断涌现创新亮点,另一方面也希望看到基金行业按照资产管理行业的规律,踏踏实实地在产品设计、发展战略、人员储备上多下功夫,不断提升投资业绩,赢取持有人的信心。届时,哪怕没有在网上开店,也会有人找上门来。

【编辑:贾亦夫】

>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