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高考经济”屡禁不止也是家长焦虑心态使然

2017年06月08日 11:0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2017年高考来临,在考生和家长紧张备战的同时,不少商家也瞄准了高考商机:普通的笔、蜡烛、内衣和鞋子……只要与“高考”攀上关系,都成了近期的热卖商品。连算命看风水、开光做法事等迷信“服务”也挂靠上了高考,颇受一部分考生家长的追捧。

  如此“高考经济”屡禁不止,也是家长们焦虑的心态使然。

  高考是社会阶层自下而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承担不少寒门子弟“鱼跃龙门”的期望,细细想来,似乎从来没有一件事能如高考这样,牵动全社会最敏感的神经。而尽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已经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尽管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选拔和录取方式的优化,“一考定终身”的情况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但上大学,尤其是进入一所优质的大学,依然是很多家庭最重要的事。加之目前社会的成才观和用人观念依然与学历、毕业学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考上好大学,拿到一份过硬的“通行证”充当就业的“敲门砖”,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也是很多家长与考生最关注的焦点。

  对于考生个人来说,我们固然很难呼唤不将高考太当回事,但我们可以呼吁,不妨将高考看作一场具有仪式感的成人礼。如果能在高考这一人生节点中,可以有更多考生更平和地面对成功与失败,那么,在面对未来的重大压力和人生选择时,他们一定能更加从容不迫。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考试前的焚香拜佛,自然就会少了许多。

  当然,对于社会来说,呼唤一种更为理性、科学和多元的成才观念,通过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为青年人的成才提供更为多元的环境,真正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不一样的烟火”,才是扭转非理性“高考经济”、平和对待高考的根本之道。季佳歆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