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今日话题》4000期 12年坚守获网友告白

2017年09月07日 15:56 来源:光明网 参与互动 

  从小就是电视儿童,前不久发现《快乐大本营》开始庆祝20周年,才惊觉不知不觉已经过了这么久。回想起去年《康熙来了》决定停播的时候,也才幡然发现在小S和蔡康永的嬉笑怒骂中走过了12年。

  娱乐业空前繁盛的现在,综艺节目已经太多太多,却少有能坚持十年以上让人产生陪伴感的节目了。虽然已经长大,却还是会时不时想起小时候看的那些节目,他们仿佛一个个见多识广的朋友,给阅读者带来无数新鲜的见闻和观点。

  前两天,我的另一个老朋友——《今日话题》迎来了它的第4000期生日,这是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关注的网络新闻栏目,竟也默默的坚持了12年,陪我从青涩的少年,成长到今天,不禁有些感慨,刚好打开腾讯新闻看到企鹅问答发布了这样的问题:“你身边是否有陪伴了你10年以上的人、事、物?”点进去想为栏目写些祝福,却被网友们的回答戳了心,“陪伴”的意义,似乎并不简单。

  就好像《红豆》里唱的,有时候觉得一切都有尽头,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对很多人来说,能在身边陪伴十年以上的人、事、物并不多。波波夫在回答里提到,“熟悉你过去的人不知道你的现在,知道你现在的人不熟悉你的过去”,要学会独处,最好的陪伴者还是自己。人和事都太无常,在他身边十年未变的只有两件:手机号和公交卡。

  然而人都是孤独患者,特别是处在独自打拼,人生方向未定的阶段,时不时就会蹦出来的对生活的焦虑和迷茫,有时候真的让人感到孤单无助。身边未必有同甘共苦的人,却所幸有宠物的陪伴守护。它们将自己短短的十多年生命,大多花在了等待上,等待主人回家,等待温暖了主人独自奋斗的生活。当他们老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它们一些时间,陪伴他们走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前段时间热剧里有句台词:“结婚不就是人生不易,要找一个队友同舟共济吗?”打动了很多人。一份好的感情,能让人在漫长人生路上不再孤单,即使人不在身边,心却能始连在一起。问答里有人回答:“爷爷有一件穿了18年都不肯丢的衣服,那是奶奶去世前给他买的最后一件衣服。都说衣不如新,但是对爷爷来说,没有任何一件新衣服能比得上他的那件旧衣服。”

  人都是孤独患者,能得一个长情的伴侣多么难得,熬过了年轻时候的苦,你却都不在了,穿上那件衣服,就当你还在身边,我不会忘。

  很多陪伴,都是相互的。一位理发师说,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有很多光顾了十年以上的熟客。默然回首,才发现已经见证了他们稚子童趣、校园青葱和投身社会的打拼的不同阶段。理发师自己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变成了现在的资深理发师。“剪美了他们,也修缮了自己”,人世间的关系真的很有意思,三千烦恼丝连接了理发师和熟客的人生,对他而言,熟客们更像老友,可以彼此分享生活,互相促进。

  相互陪伴的故事里,也有“寿星”《今日话题》和铁杆粉丝的回忆。老流在回答里说:“特别记得刚到北京的时候,每天下班后回到信号都没有的地下室,在昏黄的灯光下看今日话题。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我从地下室搬入高层小区,再搬入今天一家三口住的三室一厅。”

  12年,一个青涩的小伙成长为家庭的支柱;12年,一个日常栏目成长为高口碑的新闻专栏,唯一不变的是,他们都没有停下进步的脚步,也没有停止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在12年中栏目和粉丝相互陪伴,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陈奕迅唱过,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康熙来了》完结带走了我的青春回忆,而《今日话题》这样的长青栏目还在手边,就像那些不会走的人、猫,甚至是公交卡手机号,默默陪伴,见证、帮助每个人走向更好的自己。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