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二胎”后“老大”的心理问题增多 家长要注意

2017年09月09日 12:26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 

  二娃家庭的“大宝”进入青春期 孩子莫名变“作”,父母要当心其抑郁症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是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据了解,自杀已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在自杀或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中,抑郁症是第一大原因。专家特别提醒,进入“二胎时代”后,“老大”的心理问题增多,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父母带老大看心理门诊

  数量明显增多

  统计显示,我国每年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的20万人中,有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青少年发病率高达2%至8%。记者从昨天在南京脑科医院举行的大型义诊中获悉,自杀是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专家表示,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变化阶段,一旦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缓解压力,容易发展为抑郁症。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医师王民洁说,二胎政策放开后,父母带老大来看心理门诊的数量明显增多。最近,王主任门诊就遇到了十三岁的晓洁(化名),被焦急的父母送到医院来时,晓洁的手腕上已经有几道明显的刀痕。

  王主任询问后了解到,晓洁一家来自外省,家境殷实,父母都在江苏做生意,上初一的晓洁独自在老家一所寄宿学校念书。三年前,父母又添了个“小二子”,晓洁对弟弟特别排斥。在学校时,虽然晓洁每天都要和父母视频,但是父母发现,孩子和自己对话变得越来越不耐烦了。此后,晓洁厌学的情绪越来越明显,直到孩子出现了割腕自残行为之后,家长才意识到问题有多严重。

  王民洁主任告诉记者,家庭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晓洁就是特别典型的案例,一方面,她认为父母把更多的关心给了弟弟;另一方面,正处青春期的她,生活环境又发生改变,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专家表示,二胎家庭一定要多多关注老大的心理问题,特别是那些进入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孩子莫名变“作”,家长要多关心

  王民洁告诉记者,青少年的抑郁和成人抑郁的表现形式不一样,成人抑郁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而孩子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表现,如学龄前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违拗、攻击或退缩行为;小学生出现不愿上学、成绩下降、躯体不适等行为;青少年期女孩更容易出现进食障碍、男孩会出现躯体攻击、自杀念头、酒精的使用、反社会行为,如偷窃撒谎等一些行为。

  “当这些孩子表现烦躁、发脾气时,尤其是青春期孩子,很多家长都以为是孩子逆反,或者是‘作’。”王民洁主任表示,等到孩子的症状影响到学习,或者脾气特别暴躁,甚至出现自伤行为时,家长才会想到带孩子看心理医生。据了解,每年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有两三千名青少年因出现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来就诊。

  十四五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然而青春期逆反和抑郁症的暴躁表现是有所区别的。王民洁主任指出,抑郁症的暴躁常常是无缘无故就发作,“你喊他吃饭,他也发脾气。”

  “用您一分钟,挽救一个生命”

  每年9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共同确定的 “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用您一分钟,挽救一个生命”。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专家说,作为社会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去找到那些可能正在自杀中挣扎的人,与他们保持联系,并鼓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和节奏讲述其故事。提供温柔的支持话语,并以非评判的方式倾听,可以帮助他们改变现状。生命是珍贵的,有时也是不稳定的。如果有人能花上一分钟,就可以挽救他们的生命。

  专家表示,想自杀的人可能会在自杀前数天、数星期或数月有以下的征状:表示自己一事无成、没有希望或感到绝望;感到极度挫败、羞耻或内疚;曾经写出或说出想自杀;谈及“死亡”、“离开”及在不寻常情况下说“再见”;将至爱的物品送走;避开朋友或亲人、不想和人沟通或希望独处;性格或仪容剧变;作出一些失去理性或怪异的行为;情绪反复不定,由沮丧或低落变得异常平静开心等,如果身边有抑郁情绪的人群出现这些表现,就要引起重视。

  通讯员 蒋长融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于丹丹

【编辑:姜雨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