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超9成受访者曾被劝酒 超4成认为劝酒风气有好转

2018年03月01日 09: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42.8%受访者认为劝酒风气已有好转

  92.3%受访者有过被劝酒经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很多人有过被劝酒的经历。劝酒一方面能够表达热情,但另一方面,不顾他人酒量和意愿,强迫性劝酒的行为也给不少人带来困扰甚至让人反感。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3%的受访者有过被劝酒的经历,74.0%的受访者被劝酒时推托不过就接受。42.8%的受访者认为如今不顾他人感受强迫性劝酒的风气好转了。70.7%的受访者认为喝酒应本着自愿原则,不贪杯不劝酒。

  受访者中,男性占51.9%,女性占48.1%。00后占0.9%,90后占25.1%,80后占49.8%,70后占19.7%。

  河北唐山市民王敏(化名)春节期间和家人去饭店吃年夜饭,服务员几次提醒他们不要贪杯。“和服务员聊过我们才知道,前一天来吃饭的客人因为互相劝酒喝多了,打起来了,还摔了饭店好多东西。最后派出所把人带走了”。

  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张晓华对记者说,她哥哥有次和高中同学聚会,被劝着喝了好些酒,睡到第二天中午才清醒,还耽误了走亲戚。“他们同学几年没见了,男生之间更容易用‘一醉方休’来表达情谊。”张晓华感叹,同学聚会上相互劝酒而喝多的情况太常见了。

  调查显示,92.3%的受访者有过被劝酒的经历,28.4%的受访者经常被劝酒。交互分析发现,男性(97.0%)被劝酒情况明显多于女性(87.2%)。被劝酒时,74.0%的受访者表示推托不过就喝,16.0%的受访者坚决不喝,10.0%的受访者“来者不拒”。

  “参加喜宴时,很多客人都离开了,还剩下那么一两桌人大声嚷嚷着劝酒,形象很差,让人反感。”王敏认为,每个人酒量不同,一味劝酒让对方尴尬。

  “劝酒的人以为这能体现自己对对方的重视和热情,可对方若不胜酒力或不愿喝,强迫性劝酒会给人留下莽撞的印象。”张晓华说。

  如何看待饭桌上强迫性劝酒的行为?调查中,41.8%的受访者将此视为表达热情的方式,38.9%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不为他人着想,37.7%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种陋习,其他看法还有:活跃气氛(33.6%)、更显关系亲近(25.1%)和没有礼貌(19.0%)等。

  王敏说,以往她家春节聚餐,总有几个人拼酒,但今年完全变了个样。“一桌子10个人也就喝了两瓶白酒,比往年喝得少多了,气氛也温馨融洽多了”。王敏认为,谁喝得多谁厉害的“酒桌文化”实在不值得提倡。

  调查中,42.8%的受访者认为如今不顾他人感受强迫性劝酒的情况比以前好转了,42.4%的受访者认为没什么变化,10.3%的受访者直言更严重了。

  什么样的“酒桌文化”才是好的?调查中,70.7%的受访者认为应本着自愿原则,不贪杯不劝酒,57.9%的受访者提醒小酌怡情,大喝伤身。其他还有:酒是附属品,为情感交流锦上添花(30.7%),聚会就是要喝个痛快(13.5%)等。

  张晓华认为,亲友聚餐时强迫性劝酒的行为让“喝酒”成了主要的事,人们之间的沟通却只能“见缝插针”,这是本末倒置。“聚会的主题应该是交流情感,适量喝一些酒助兴就好”。

【编辑:官志雄】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