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出国留学:要多倾听孩子意见

2012年11月20日 14:3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10月中、大型国际教育展刚落幕,11月又迎来了海外高中组团招生热潮,不少家长携子女参展,为孩子的留学提前计划。

  在低龄留学规划中,家长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以孩子年龄小、不谙世事为由,越俎代庖,替孩子包办一切。有家长甚至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强行将孩子送出国。这种强制性的父爱母爱有时候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出了国的孩子或因逆反,或因学习跟不上,最终沦为“留学垃圾”。

  多位专家表示,低龄孩子留学,家长的经验和判断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并倾听孩子的心声。

  现象

  低龄留学生易陷迷茫

  他们社会经验不足,不知道哪些方向更有前途;他们只学习过基础课程,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学些什么;他们缺少异国学习生活经验,不知道留学后将面临怎样的考验……不同于可以为自己未来拿主意的本科以上学历人群,低龄留学生的留学生涯需要父母更多的帮助,他们的父母也更容易堂而皇之地越俎代庖。

  随着低龄留学生在异国“沦陷”、沦为“留学垃圾”甚至中断学业的事件屡屡发生,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自我检讨。

  在国企任职的王女士一谈起送女儿晨晨出国留学的经历,就唉声叹气,“真后悔把女儿的前途断送了”。

  晨晨原本在广东省重点学校读高一,王女士见身边同事纷纷送儿女出国,也考虑送晨晨出国留学。然而,晨晨拒绝了妈妈的好意,她表示自己舍不得同学、朋友,也不一定适应当地的生活,不同意出国留学。王女士觉得自己是为晨晨着想,晨晨还小,不理解,没有理会晨晨的意见。

  在晨晨正式入读美国高中十年级时,王女士渐渐发现自己跟女儿的沟通少了,仅局限于天气冷暖与学习成绩。原本成绩优异的晨晨在美国的学习没跟上,第一个学期成绩很差,还被老师投诉。

  到了第二个学期,晨晨开始和朋友出去吃高级中餐、买名牌衣物,上课打瞌睡,下课和国内同学聊QQ、MSN。王女士不明白女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担心女儿无法完成美国高中学业,是“回来也不是,继续留下也担心”。

  本来指望子承父业的张先生也为自己当初的“独裁”后悔不已。

  考虑到部分家族企业设在国外,张先生希望儿子小浪能出国读高中,学会讲地道的英文,认识更多当地的名流,未来能在当地站稳脚跟。一向严父作风的张先生没有和儿子沟通,直接找学校出具了儿子的成绩单,找留学机构办理了出国留学,将加拿大的高中录取通知书送到儿子手上,并帮儿子办好了国内高中的退学手续。

  小浪本想“反驳”,认为这样没有尊重他的想法,但被张先生一下子打断了,小浪是懦弱,害怕国外的生活。小浪没敢多做解释,就上了飞机,到达了加拿大。刚刚到达加拿大,小浪发现自己只能看懂、听懂少量的英文单词,连买张车票都不知道怎么沟通,这让他越发自卑,甚至关了电话,不回QQ信息,玩起了“人间蒸发”。

  最终,张先生通过在加拿大做生意的朋友才把小浪找到,但小浪回国后,再也不提出国的事情,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多说话。

  “假如当初能够听听孩子的意见,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被动。”张先生后悔地说。

  出不出国,谁来作主?

  “过来人”家长

  要聆听孩子的“反驳”

  “父母送孩子出国前应多和孩子沟通,尊重他们的意愿。否则,钱花了,孩子还觉得你逼他去的,孩子万一学习跟不上,就会埋怨父母。”“过来人”朱凡如是诊断上述失败案例。

  作为加拿大籍华人,亲子教育专家、《海归博士的家庭教科书》和《爸爸,你可以不一样》作者朱凡对低龄留学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朱凡的大女儿16岁出国,目前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读本科,小女儿14岁出国,现在维多利亚的ST.Margaret'sSchool全日制寄宿女子中学读十年级,幼子承恩还在广州读书。大女儿嘉盈是家里第一个远赴加拿大留学的孩子,她的出国经过一家人长时间调查和慎重考虑。

  朱凡坦言,在沟通过程中,父母最难忍受的通常是孩子的反驳,但其实孩子“反驳”往往是真实意见的反应。

  “家长一定要留心听孩子反驳的内容,而不是处处帮孩子做决定,认为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孩子就必须无条件服从。如果家长没有跟孩子做好沟通工作,即使孩子最后留学成功,但亲子间的沟通大门也会关上,亲子关系从此中断。特别是到了中学阶段,在适当时候,可以让孩子当主角,父母当听众。”朱凡说。

  孩子留学后,父母不要监管或把控孩子,天天追问孩子分数或问寒问暖,而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孩子到了16岁我就放手。很多事情帮不了她,帮得越多,孩子反而会产生依赖,不利于她在当地真正独立学习、生活。”朱凡说。

  意见不同,如何沟通?

  留学服务机构

  家长要与孩子商量以达成共识

  启德教育集团广州公司总经理刘湘认为,留学规划应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制定的,且整个计划不仅仅是孤立地看选哪个名校或哪个热门专业的问题。

  “家长应了解孩子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想跟哪些人打交道,想做什么工作,从而帮助家长一起判断孩子适合读哪个专业,以及去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会更好一些。”刘湘说,很多中国家长都有“名校情结”,通常会依据自己从亲戚朋友或其他途径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给孩子选校、选专业,但这些信息往往是有局限性的。

  刘湘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孩子决定留学前,可以先通过一些方式,例如亲子游学、旅游等方式,和孩子一起到国外去走走,了解国外的教育体制、当地学校的环境及风土人情等。“这些不只是孩子需要了解,家长也需要了解,只有更多地了解海外学校的教学模式、特色等,孩子与家长在留学方面的分歧才少,共识才多,有助作出更合适的选择。”

  留学后,家长与孩子相隔千里,家长对海外情况不熟悉,如何有效引导孩子?对此,刘湘建议,家长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共同了解以下三点:海外教育制度、海外社会经济、海外社会职业情况,然后再根据需要,引导孩子学习与思考,作出判断与选择。

  哪些孩子适合出国?

  教育专家

  自理能力很关键,学习能力很重要

  美国资深教育工作者、《寻梦——邱雯在美国》作者邱雯认为,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出国留学。“如果家长觉得孩子在国内的自理能力太差,建议学生晚一点再出国留学。如果家庭经济允许,学生自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错,最好年满16周岁就前往当地读中学,因为越早到当地感受英语教学模式,就越容易适应当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升读当地名牌大学。”

  邱雯表示,学生在出国前最好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靠死记硬背考出好成绩的学生称不上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包括外语能力,用外语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沟通,以及较好的学习基础;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学习自觉自主性、乐于思考分析。因为在国外课堂,举一反三、在思考与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是相当重要的。”

  刘湘认为,“孩子最好能在国内完成初中阶段,高一、高二时出国读高中”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针对不同的孩子,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孩子的成长分为心智与生理两方面,心智的成长与生理的成长是可以不同步的,所以‘早’与‘不早’不应该以年龄为界线,倒是可以凭心智是否成熟为界线。如果学生外语能力很差、不懂得思考、没有学习能力(没找到学习方法,求知欲缺乏)、自控自制能力差、交际能力不足、乱花钱,那说明自理能力不足,不建议在这种状态下出国,孩子需锻炼好相关能力后再考虑出国。”刘湘建议家长在规划过程中,注意孩子是否具备某种能力,这和家长、老师的引导以及“放手程度”有很大关系。(于冬雪 何燕敏)

【编辑:朱峰】

>留学生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