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倡导自己动手 “不一样”的祭品出自90后女海归

2014年04月08日 13:54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这个清明节,为亲人表达哀思,可以上网买纸扎模板,拿回家自己动手DIY成一幢别墅或效果逼真的苹果电子产品……与传统纸扎用品简单粗糙不同,一个由几位海归留学生共同运营的创业项目,在祭扫用品中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传统的祭扫用品,比如一些纸钱,数额惊人,印刷也很劣质;再比如一些纸狗,制作非常丑陋,完全没有把狗的可爱给制作出来。而且烧的时候,烧完就完了,也不讲究低碳环保。既然要表达哀思纪念,为什么就不能做得认真一点?”创业项目发起人90后女生梁宇说,从韩国留学回来后,无意中发现中国殡葬市场还是传统模式,于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发起了这个项目。

  类似于纸模型,梁宇将电子用品、汽车、房子等制作成白卡纸半成品,采用更逼真效果的PV油墨印刷,买家花20元左右,就可得到这样一个纸扎半成品,拿回家后自己动手制作完成。在这家网店记者看到,随着清明节的到来,新开张的店铺销售量迎来小高峰。“最受欢迎的还是房子和苹果系列产品。”梁宇介绍,年轻人更容易接受这种不一样的祭扫产品,多半是买给爷爷辈的长辈,最近一个月,销售额已经达到1万多元。 考虑到焚烧纸扎不环保,她还提供另一项服务——将顾客在淘宝店购买的祭品,同步变成虚拟物品,通过网店设置的“网络纪念馆”,“烧”给逝者。

  和普通的淘宝店不同,梁宇发现,顾客会介意他们交流时的用词。一次,在和一位东北顾客的沟通中,她习惯性地用了“呢”、“呀”之类的语气词,没想到对方回复她,“对不起,我刚刚失去亲人,希望你用较为严肃的语气和我说话。”

  “和很多逝者的亲友聊天,大部分人不会有这种经历。”梁宇说,曾经有个女生来买纸扎照相机,自己问她为什么选择这个,女生说,以前和男友在一起,他一直想要个照相机,但没钱,如今男友去世了,她就想买个照相机送给他。

  父母并不知道梁宇说的自己从事的“网络广告”工作是与祭扫有关,直到上周回家她告诉母亲后,母亲没有更多的意外,倒鼓励她坚持下去。梁宇说,在这个过程中,她自己也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受。“死亡从古至今都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我们这一代对死亡的事情经历不多,但如何面对死亡,也是需要学习的。做这个事,让我更知道要珍惜身边人。”梁宇说。(李瑾)

【编辑:罗渊】

>留学生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