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有想法敢实践 学术型海归将国外所学做成事业

2014年08月14日 16: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8月7日举办的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中,70%的海归携带具体项目参加,展现出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8月8日,在京举办的海外医疗卫生人才专场对接会上,受邀海外人才中80%以上获得博士学位。学术型海归在创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各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价值。

  将国外所学做成事业

  曾任职于业界排名第一的硅谷上市公司“赛美科技”、从事新材料高通量技术开发的范群博士,不仅掌握了宝贵的技术知识,还具有创业公司的管理经验。在具备一定优势的条件下,他和曾在Accelergy Corp 共事过的其他3名早年留学美国和德国的博士回国创立了“威格林”。

  针对汽车尾气排放不达标这一现象,范群的团队在进行技术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对于原料配方及工艺进行了优化,开发出高性价比的SCR催化剂等环保产品及相关工艺。他坦言,当初回国创业“一方面是想为国家做点事,另一方面希望将个人在国外的所学所思及资源整合起来做成一项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跨专业创立社交平台

  曾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留学并任教的海归医学博士杨军在归国之后并没有一直从事自己所擅长的医学,而是进入互联网行业,创办了“大学问网”,希望通过新型网站,构建起现代导师制的平台,使导师和科研精英互相发现;“大学问网”还可以帮科研人员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交换信息文献,最终目标是建立行业社圈,让科研人员通过头脑风暴激发科研灵感,构建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桥梁,让科研成果能够更成功转化成生产力,也为工业界寻找好项目创造机会和平台。

  在杨军看来,创办这样可以增强国内科技人员社交、有利于跨专业交流的平台比继续进行医学研究更迫在眉睫。

  博士后“产学研”相结合

  王立军在美国西北大学攻读博士后之后,在2001年加入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康宁公司,担任高级研究科学家职位,成功研制了该公司第一个40Gb/s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系统和测试平台。在美国学习、工作5年之后,王立军还是带着多年研发的技术回到了国内,并开始创业。谈及回国创业,他说道:“在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人不是做研究的,而是企业家、创业者。拿着一个好东西去赚钱,做很大一个企业,才是成功者。这种思维改变了我以前只想做科学家的想法。”这种通过智慧创造财富的做法,同样也会推动科技成果的产生。

  随着各地区对新企业的扶持,加上自身的技术实力,更多的学术型海归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企业效益相结合,更多地服务于大众,将海内外领域相融合,建立起自己的一席之地。(李梦泽)

【编辑:王诗尧】

>留学生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