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习时报: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要拓展新手段

2013年01月28日 17: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月28日电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评论文章指出,积极防御军事战略要拓展新手段。文章还指出,中国的国情军情、制度性质和历史传统,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它始终是党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根本战略思想。

  文章称,军事战略归根结底是治国之道。中国的国情军情、制度性质和历史传统,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它始终是党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根本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适应时代发展和安全需求的新变化,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需要充实新内涵、拓展新手段、完成新使命,更加强调战略指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更加灵活高效地运用军事力量,更加重视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法律等多种手段的有机配合,确保行动自由权,力争和保持战略主动权。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在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大国战略博弈加剧和中国快速崛起的大背景下,我们面临更加复杂多元的安全威胁和挑战,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国内安全问题和国际安全问题交织互动,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关联性和突发性显著增强,这对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战略指导要始终把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这一根本问题上绝不退让和妥协。同时,要把维护国家和平发展和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军事战略的基本目标和核心内容,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前移战略指导重心,形成维护和平、遏控危机和打赢战争的有机统一,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第二,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世界新军事变革向纵深发展,信息化战争向更高更成熟阶段演进,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发挥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把所有作战力量、单元和要素融合集成为有机整体,实现成系统、成体系的综合集成,从而使部队真正实现战斗力倍增。抓住一体化联合作战这个核心,健全完善联合作战指挥、训练和保障体制,加强军兵种力量联合运用,加快形成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信息化军事力量体系。统筹推进各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在突出抓好主要战略方向部署和建设的同时高度关注其他战略方向,加强战略预置,确保战略全局稳定。提高战备水平,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妥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第三,拓展积极防御的防卫空间和力量手段。随着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的安全利益正在从领土安全向海洋、太空和网络空间安全延伸,从国土安全向海外利益安全延伸,从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延伸。军事战略既要把保卫领土、内水、领海、领空安全作为根本任务,又要拓展战略视野和防卫空间,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在太空、网络空间的安全利益。海外能源资源、战略通道以及海外公民法人安全等海外利益已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战略要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维护国家利益和争取战略主动。为此,要科学合理地调整优化作战力量结构,继续加强海空军和二炮部队建设,加快信息作战、军事航天等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促进诸军兵种协调发展,积极推进陆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海军由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和远海防卫转变,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第二炮兵实现信息化转型和完善核常兼备力量体系。

  第四,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安全威胁日趋综合、复杂和多变,要求军事战略树立综合安全理念,高度重视和平时期军事力量的多样化运用。战略指导要针对不同的安全威胁,灵活运用军事斗争样式,增强军事手段运用的适用性、综合性和整体性。要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增强威慑和实战能力。

  第五,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面对现代战争的新变化,必须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方针,实行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经济、科技、信息和交通动员。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调整优化规模结构、力量布局,改善武器装备,推进训练改革,努力建设一支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强大后备力量。创新人民战争的内容和形式,探索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的新途径,发展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积极推进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逐步形成在重大基础设施、海洋、空天、信息等关键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格局,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陈舟)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 军事频道

【编辑:张志刚】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