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空军工程大学研究成果令四代机总师激动(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1月30日 08:58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资料图:中国第二款隐形战斗机歼-31首飞
资料图:中国第二款隐形战斗机歼-31首飞

  以超前眼光为未来空军培育“种子部队”

  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宋鸿涌做梦也没想到,毕业仅一年,他就成了部队的“台柱子”。不久前,单位还专门为他建设了一个实验室。

  “毛头小子”备受青睐绝非偶然。要知道,在这支新成立的某型机部队,他是唯一系统学习过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身兼人才培训、教材编写、组训施教等多项工作,发挥“种子”和“酵母”的作用。

  支撑宋鸿涌这样的尖子人才超常成长的,正是空军工程大学近年在人才培养上采取的超常之举。3年前,该校党委“一班人”研究决定,从当时的工程学院中选拔10名优秀学员,正式筹组成立“新机班”。随后,他们还成立了10多个教改实验班。

  创办教改实验班的超常之举,源于我军信息化建设和武器装备加速发展的迫切需求。只有改变以往尾随式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彻底扭转学校人才培养滞后于部队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尴尬局面。

  这些教改实验班创建之初,不仅没有相关的师资和教材,甚至连“准生证”也没有拿到。然而,改革方向一旦认定,大学党委就义无反顾地全力推进。

  与宋鸿涌一样,这些教改实验班培养的学员一出炉,就成为抢手人才,被各级亲切地称之为“种子部队”,得到总部和空军的高度认可。前年,依托教改实验班积累的经验成果,空军还在该校举办了首批某型机飞行员短训班。去年的编制调整中,学校的某型机应用工程系应运而生,正式成为我军培养某型机作战人才“摇篮”。

  紧随教改班之后,大学培养空军转型急需人才的众多措施也陆续出台——

  去年初夏,秦岭脚下擂响战鼓。信息与导航学院牵头组织跨军种、跨院校、跨专业的“联训联演”,探索实战化、开放性、融合式联合育人新机制,走开了课堂与战场对接、院校与部队双赢的路子;

  岁末年初,装备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有关领导专程前往某试验训练基地,商谈合作培养人才事宜。如今,这个成立才半年的新学院,已形成一套完备的装备论证、装备经济、装备实验验证等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空军工程大学创新培养模式、优化教学体系,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空军战略转型需要的新型人才。近年来,全校学员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获国内奖项1300余项、国际奖项29项,大学去年还成功申报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和大学生创新计划。(周薇 刘小红 张科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

【编辑:贾龙】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