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深潜英雄”崔维成的梦 自造11000米深潜器 (3)

2013年06月23日 16:3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带头自掏200万

  “偌大中国,我不相信找不到2000万元民间资金。”单飞后的崔维成,开始为11000米“深潜梦”四处“化缘”。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家依靠民间资本实现科技创想已经十分普遍,甚至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科学家+企业家”创新模式。例如,卡梅隆的11000米海沟探险器,就是获得《国家地理》杂志和劳力士公司的资助后,与美国宇航局(NASA)及斯克瑞普斯研究所(ScriPPs)合作,花费7年设计并建造的。在我国,企业家自愿无偿资助科学项目,尚无先例。

  “我就是想探索利用民间资金来支持国家前沿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新途径。以前,我们的科学家只想到向政府要钱,政府如果不支持就没办法。近几年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民间资本越来越雄厚,民营企业家有钱了,参与公益慈善正成为一种新时尚。如果科学家肯走近企业家,介绍科普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亟待填补的科技空白,用科学激情感染创业者,我相信会有企业家愿意出钱出力,资助一个个超前的科学梦。”崔维成说。

  让别人捐钱,首先得自己解囊才更有说服力。辞职后,崔维成没有急着找“新东家”,也没有着急四处奔走,而是盯上自家钱袋子——游说妻子、儿子捐钱。每天饭后,他都跟正上高一的儿子聊聊天。从爱孩子、给孩子自由、培养孩子独立说起,鼓励孩子自食其力:读书时,父母只会提供基本的求学环境,想读好学校或者出国深造,就认真读书凭个人成绩说话,家里不花钱买名校;18岁以后,长大成人了,家里就不再给予经济支持,求职、结婚、买房等人生大事全凭个人本领。

  崔维成坦承,“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较西化,如今与孩子商议将家里存款全部捐出时,儿子欣然应允,还请缨去说服妈妈。”孩子通了,妻子紧绷的“钱神经”也慢慢松弛了,逐渐被丈夫勇敢执着的11000米深潜梦打动,最终一股脑儿掏出了结婚以来积攒的200万元存款。有了妻儿的支持,崔维成底气足了,逐步扩大募捐半径———找亲朋好友“借钱”。最终妹妹掏了100万元,两个弟弟拿出15万元,海门中学的企业家同学戴志康捐200万,黄苏东50万,刘鼓川10万……“这些钱连借条都没有打。因为,提前已经说清了是有借无还,全凭个人对国家深渊科学发展的理解与支持,以及对我个人事业心的信赖与期待。”之后,他一有机会就写信给校友、朋友,详述11000米深潜计划,积极参加各类科学讲座,见缝插针讲述中国载人深潜器的前世今生,以及内心澎湃的海洋科学情怀。令人欣慰的是,每一次科学与财富的碰撞,几乎都能触动企业家内心深处久违的科学情怀。少的一两万,多则上百万,捐钱的人真不少。短短几个月,11000载人深潜器计划募集到的企业家资金就达四五百万元。

  今年3月份,崔维成来到上海海洋大学组建我国首个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并依托上海海洋大学刚刚获批的教育发展基金设立了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专项基金,用于自组深渊技术科研团队,筹备全新载人深潜器的设计方案,挑战载人深潜11000米的海洋极限。“接下来,深渊科学技术基金还将不断扩大规模,至少要达到2000万元。如果运转良好的话,三五年后说不定不需要国家立项,仅靠满怀科学好奇心的企业家注资,也能完成整个深潜器的研制呢。”他雄心勃勃地说。

  11000米深潜器什么样?

  据介绍,上海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首期的研制目标是数个万米级着陆器,一个复合型无人潜水器,一个载人潜水器,这些装备安装在一条小型科考船上,构建成一个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可以载着我国海洋科学家每年去五大洋的海沟作业,形成一批一流的海洋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国深渊科学领域进入国际前沿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中国造11000米载人潜水器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早在两三年之前,崔维成已经带着研究生做过关键技术探讨,形成了初步的设计概念。“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国际上有三家公司在做11000米以上的潜水器,基本都是卡梅隆下潜时采用的赛车式深潜器,只能载一个人,一次性使用,冲到海底后基本就报废了。我要做的是可以搭载两个人的潜水器,一个驾驶员带一个科学家,像‘蛟龙’号一样作为一个长期反复使用的海洋科研工具”。

  为了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潜技术保持同步更新,上海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面向全球招募顶级科学顾问。目前,已经聘请到9名国际顶尖的深潜专家,包括国际著名导演、美国地理学会的探险家詹姆斯·卡梅隆,1960年下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潜英雄唐·沃尔什,俄罗斯和平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和主驾驶阿纳托利·萨加洛维奇,美国载人潜水器协会主席威廉姆·科恩等等。

  那么,用来探索超过7000米海沟的潜水器跟现在的“蛟龙”号又有哪些区别?崔维成告诉记者,一万米和七千米深潜器在技术上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下潜上浮的很多设计理念完全不同了。用现在“蛟龙”号的外形、式样,下潜到11000米,可能要花5个多小时,上来也要5个多小时,考虑到个人生理需要,目前设计的潜水器规定一次性下水时间不超过12个小时,一般尽量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按照这个计算,潜水器到海底几乎没有时间作业了。“即将设计的全新潜水器要求两个小时必须到达11000米海底,两个小时必须上来,即使在10个小时内,也要保证在海底作业的时间可以长达6个小时。这就要求潜水器下潜上浮的时间要比‘蛟龙’号提高好几倍,外形原理也要相应改变。”

  “希望能够在自己退休之前,用十年时间,将11000米潜水器研制出来。到时一定要自己当驾驶员,我不会把深潜万米的第一次机会让给别人。”为了不知何时到来的这一天,崔维成又如当年投身“蛟龙”号般开足马力,几乎天天住在学校招待所里不回市区的家,“因为,在有限的生命里,真正能为国家的海洋事业、为社会和民族做点有用的事情,是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的本分。所以,我根本不可能每天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来往临港新城的路上。”

【编辑:何敏】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