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维和扫雷工兵拒绝外方上万美元月薪招揽(图)(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7月30日 14:4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训练中的陈代荣。孙自彬 摄
训练中的陈代荣。孙自彬 摄

  新华军事:林股长曾经做过哪些具体的准备工作?

  林振益:我做过首批出动的准备,真的是紧张又辛苦。紧张是因为集训总共100天,时间比较紧,没有休息日。白天基本以战术训练为主,特别是根据黎巴嫩具体气候环境采取的战术,战士们全身是泥沙,十分艰苦。到了晚上,集训英语、当地联合国的规定和国际法等,要求大家背下来,只有记住这些条条款款,到那里才能便于使用。每个星期都有考试,要么考体能、要么考理论、要么考英语,甚至考黎巴嫩当地的语言。那100天,我作为组织的带队干部,同时也作为受训者,真是又紧张又艰苦。

  新华军事: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其他国家维和人员有什么特点吗?他们和我们相比有什么不同?

  陈代荣:我们派遣的是工兵部队,任务相对于作战部队要复杂得多。作战部队负责巡逻,双方经过协议后,在区域内进行监视,一旦哪一方违反规定,可以向联合国提出,让联合国去调节和协商。而我们工兵部队去是为了完成任务,首先是扫雷,然后是一些修停机坪、修道路、物资运输等工程上的任务,都是我们的任务,多而繁杂。作战部队可能只要开着巡逻车在边境上视察一下,回来报告就可以了。留给我们的则可能是一个雷场,上级说要通过这里到边境上去,我们就要在雷场打出一条通往边境的路。

  我们的工作任务很重,而且很危险,安全威胁很多。首先是我们去执行任务时,那里有很多武装派员,我们有可能会受到攻击;第二,我们执行任务都是在边境上,这边是黎巴嫩,那边是以色列,双方的武装人员要互相监控,我常说:我们是在枪口下面进行工作的;第三是自身安全威胁,比如我们扫雷连要经常接触地雷,这本身很危险。这些都使战士们心理压力很大。

  新华军事:我们都知道这个行业在社会上赚钱的机会很多,部队官兵有接到过类似的邀请吗?

  陈代荣:有的。2002年我们第一次走出去的时候,我和联合国的一些人员有些接触,他们有些商业上的公司以盈利的方式运作,比如扫一平方米的雷是35美元,如果在一平方米中排除了一个地雷,还要再加10美元,这时一平方米就是45美元,是很诱人的。当时联合国一些商业上的公司认为我们技术不错,想要我们去他的队伍里。我们出去维和尽管有收入,但是不多,如果从事商业工作,收入会很高。我在黎巴嫩时,有人想要挖我过去,并且开出每月12000美元的高月薪,但是我没有答应,因为国家需要我、部队需要我。

  新华军事:我们在执行任务时是如何树立国家和军队形象的呢?

  陈代荣:中国人的勤劳、勇敢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出国时我常常和战士们讲,去不同的地方,我们代表的身份也在不断变化。离开工兵团的大门时,我们代表着工兵团;离开部队时,我们代表着部队;离开国门时,我们代表着国家。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严谨,要考虑军人和中国人的形象。

  出去执行任务时,在工作标准上严格要求,有的任务即使并不是很愿意去接,而且有合理的理由拒绝,但我们在接任务时从来没有含糊过。

  2006年,一场战争结束后,我们接到去黎巴嫩南部排爆工作的邀请,那里十分危险,但是我们也接受了这份工作。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只要当地群众有需求、维和部队有需求,我们都努力去完成,充分树立了中国人的形象。有一次,一个老人家看到我们是中国部队,在很远的地方就给我们一个飞吻,我们当时很感动。我问一个学过中文的黎巴嫩雇员这代表什么,他说这位老人家是在感谢你们在这里的付出,所以做这个动作。由此可见我们在当地群众眼中的形象是很好的。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