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张晓光借2毛搭上改变命运火车 28年后“飞天”(2)

2013年09月06日 10: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张晓光借2毛搭上改变命运火车28年后“飞天”(2)
读军校时的张晓光。资料照片

  早晚有一天我要出去

  在神舟十号返回陆地后,记者曾来到张晓光的出生地,追朔他少年时代的成长历程。这里就是张晓光航天梦的起源——辽宁黑山县白厂门镇一个叫钦差沟的小山沟,至今只有83户人家,四面群山环绕,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外面的世界。1966年,张晓光就出生在这儿。

  回忆起儿子的童年趣事,其中一件让张晓光的父亲张学印象颇深。张晓光上初中的时候,家里分了几亩地,他放假常常到地里帮父母干农活儿。一天他干了一会儿突然把锄头一扔,躺在地上打着滚儿嚷嚷:“爸,我可不铲地啊,早晚有一天我要出去。”山沟闭塞,祖祖辈辈种地安稳过日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想出去太难了!但张学不这么想,他平静地跟儿子说:“起来吧,不让你铲地了,咱家生活再困难,也要供你念书!”

  白厂门中心小学教导处主任王占武是张晓光初中同桌,1982年两人一起考的高中。王占武讲了张晓光小时候的故事:“记得有一次,我们搞了个恶作剧捉弄他,把几何证明题其中的一个条件隐藏了起来,他苦苦算了两个小时,最后告诉大家,无解。最后我们大家忍住笑,不得不承认:“确实缺个条件,让你费心啦!”

  在黑山县第十二中学74岁的退休教师李广信的印象中,张晓光在初中时期是个思维特别敏捷、刻苦、脑筋灵活的学生。最突出的印象是,他遇到难题从来先不发问,坚持要自己弄明白,除非遇到特殊解决不了的问题才问老师。

  张学对记者坦言,他一直盼望这孩子将来有出息,只是没想到孩子出息成了航天员。

  浓浓亲情是动力

  张晓光的人生有没有遗憾?他的父亲张学说,没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是这个孝子最大的遗憾!1997年,张晓光的母亲突然病危,他得知消息后立刻请假回家,看到妈妈的遗体时,敬了个军礼,就昏了过去。

  为训练付出得太多,难以与家人团聚,也正因如此,张晓光特别注重亲情。他经常给父亲买好衣服,父亲嫌贵,他说:“唉,你不是我爸嘛!应该的。”前些年,张晓光在黑山县城里给父亲买了楼房和助听器,除此之外,还定期把父亲接到北京检查身体。得知哥哥有病,张晓光花钱给哥哥治病。这些年来,3个外甥和外甥女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也都由张晓光承担。

  作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从“神五”到“神九”,张晓光一次次给战友壮行和送上祝福。同是航天员,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还记得在杨利伟上太空之前,他们在问天阁散步,张晓光说:“利伟哥,你要上太空了,我们都支持你。”但他心里五味杂陈。说句心里话,哪个航天员不想自己飞向太空呢?张晓光说:“我也想去看看美丽的地球是什么样的,我也想去看看神奇的太空星星是不是闪烁的。所以不管用多少年的努力,我必须不抛弃不放弃,追求我的梦想。”

  浓浓的亲情给张晓光以莫大的鼓励,一次次参加选拔,抱憾落选,为战友祝福、壮行,把自己关进办公室默默独坐……数不清的失败挫折足以超出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极限,但这些都被张晓光战胜了。

  有人说,先天条件+努力+机遇=成功,张晓光用自身的例子证明了这个等式。《锦州晚报》记者 孟嘉多 本报记者 宋广辉

【编辑:王安宁】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