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赴苏丹维和官兵完成板房紧急搭建

2013年09月11日 1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国赴苏丹维和官兵完成板房紧急搭建
维和官兵跑步登车。 吴迪 摄
    达尔富尔地区安全形势严峻,维和车队始终处在荷枪实弹的严密防护下。 吴迪 摄
    炎热的天气,官兵戴的帽子被汗水湿透。图为维和官兵研究全是英文的施工图纸,良好的外语能力是维和官兵的基本素质。 吴迪 摄

  中新网达尔富尔9月11日电 (袁其斌、王在奇、吴迪)达尔富尔的天还没全亮,中国赴苏丹维和部队的官兵就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完毕。负责此次带队施工的中队长杜模飞告诉记者,为保障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维和特派团新一轮行动部署,战区司令部请求中国维和部队在多个点完成20多间板房的紧急搭建任务。

  布置完工作,这位曾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荣立二等功的湖南汉子,就带着50多个士兵,向任务区出发,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对他来说,无论是参与国内抢险救灾,还是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军人就要战斗在最需要他的地方。

  达尔富尔位于撒哈拉沙漠东南边缘的戈壁荒滩中,自然条件艰苦,安全形势恶劣。作为维和行动的先头保障分队,中国工兵常常要深入到各种缺乏生存保障的地区进行施工。每一项工程,都充满着难以想象的危险和艰辛。

  这次施工点在超级营地最外围,不远处就是难民营。已是第二次参加苏丹维和的警卫分队战士李建杰对记者介绍说,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安全等级共分5个级别,5级最为危险,意味着形势失控,人员必须全部撤离,目前达尔富尔正处于第四安全等级。

  顺着李建杰的指引,记者看到,中国维和官兵施工点外围,布置着至少3层荷枪实弹的保护部队。中国工兵这次任务,就是要在这里为在野外条件下执行任务的维和出兵国搭建板房,以稳定当地局势。

  维和官兵告诉记者,在沙漠和戈壁施工,最难的一步就是打地基,较易施工的沙地和作业难度大的岩石地都不是理想选择,沙漠地区常见的季节性河流更是工程作业的“杀手”,一处看似理想的施工地面,雨季来临后可能被季节河流淹没。承接每一项任务,维和官兵都要向战区工程和地理信息部门协调到近些年的水文资料,分析季节河流可能出现的位置及走向,选择最佳施工点。

  长期施工中,维和官兵逐渐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办法。记者看到,官兵在半石半沙的地面上挖出若干个一米多深的坑,用十几个水泥墩做支撑,另起一个作业平面进行施工。有着14年兵龄的老班长边军领说,在达尔富尔建房子,这种结构最保险,既能确保房屋坚固,又能防止雨季的雨水浸泡地板。

  苏丹素有“世界火炉”之称,尤其是在夏季,每天有近6个小时气温在40度以上,地表温度更是能够达到60多度。高温对官兵而言是一种考验,像这样2.5升的水壶,半天就可以喝完,脸上和胳膊上被晒掉几层皮,手上也都是因为长期接触高温施工材料烫伤的疤痕。然而记者注意到,即便是在最为炎热的中午,官兵们也只是在新树起房板的凉荫下短暂地休息一会儿,就又忙碌起来——搬运工料、测量构件、搭建框架,卯足了劲儿,希望能快点完成任务。

  中国是联合国达尔富尔维和行动的主要促成国和参与国,也是5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获准向达尔富尔派驻部队的国家。下午4点多,维和部队指挥官宋学照又一次来到施工点,检查工程情况。他把负责人叫到一起,再次强调工程质量。对中国维和官兵而言,树好中国军队的形象和施工一样重要。

  板房在维和官兵的努力下渐渐成型。在附近执行任务的尼日利亚维和步兵36营的官兵,非常敬佩中国军人的敬业精神。根据工程部门计划,板房建好后,他们将第一批住进去。几名尼日利亚军人走到板房中间,力所能及地搭上一把手。杜队长也向关心施工进度的尼日利亚兄弟部队作出承诺:“争取以最快的速度,3天时间内,把所有板房架起来。”

  经过几个昼夜的奋战,20余套装有空调和沐浴间的板房顺利完工,保证了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部署。

  采访结束,杜队长说他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尽早在达尔富尔看到和平。他说:“作为父亲的儿子,妻子的老公,女儿的父亲,我愧对他们,但是作为一名共和国军人,坚守在祖国和世界和平需要我的地方,我问心无愧。”(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