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维和军人创新扫雷 攻克外军无解任务

2013年09月30日 10:1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钱学森创新拓展班”90%学员取得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卓越军事指挥人才创新拓展班”暑期军营实践受到部队高度好评,40%成员由学员组成的北斗导航定位创新团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金秋时节,走过60年华诞的国防科技大学校园内处处涌动着创新跨越的青春气息。

  “一直关心国防科大的钱学森,曾提出振聋发聩的世纪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防科大校长杨学军说,“我们正以钱老的期望为动力,努力打造杰出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求解“世纪之问”,国防科大一直在努力。

  一所大学与一支军队

  全军1/5本科生、1/8硕士研究生、1/6博士研究生来自国防科大,全军大军区级、军职领导干部和师团职干部高科技知识、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研修等信息化知识培训任务,全部由这所直属中央军委的综合性大学承担。

  “‘人才航母’乘风破浪,离不开科学目标的引领。”国防科大政委王建伟说,“学校党委始终紧盯国家和国防建设战略需要,科学描绘人才培养路线图。”

  走过哈军工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期,1999年,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组建,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确定“理想信念坚定、军事素质优良、科技底蕴厚实、创新能力突出、身心素质过硬”的人才培养总目标。

  近年来,着眼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和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提出“培养能够驾驭未来国防科技的工程师、科学家、战略家,驾驭未来战争的设计师、指挥家、军事家”的目标,催生了人才辈出的壮阔图景——

  先后为国家和军队输送15万名工程技术人才和指挥人才,培训军职以上领导干部1800多名,一大批毕业学员成为“全军学习成才标兵”“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一座熔炉与一种模式

  盛夏时节,国防科大校园内一片繁忙——

  9个不同主题的研究生暑期学校吸引了80多所高校的200余名研究生;从国内外一流大学聘请的50余名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交流……

  这是国防科大的一个创新举措:实施“两长一短”三学期制,在春秋两学期间增设夏季学期,进行教学训练强化。

  国防科大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精心铸造人才培养的大熔炉,开拓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培养一流人才,根本在于拥有一批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导师。根据钱学森的指示,国防科大较早确立了“按学科设系,理工结合,加强基础,落实到工”的学科建设思想,建成了国防科技优势突出,军事高科技特色鲜明,对军队信息化建设有重大支撑作用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着眼抢占科技前沿,大力建设交叉融合新的学科专业;着眼指挥与技术融合、武器装备与信息技术系统集成,积极打造军事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品牌:着眼军队长远发展,开设军用材料工程、导航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近年来,国防科大不断优化学科布局,从“学科高原”迈上了“学科高峰”。

  军事竞争是国际性竞争,军事人才竞争必然要跟军事强国较量。国防科大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全部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教员及时跟踪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许多课程直接用英文授课,探索出利用国际化平台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近年来,国防科大先后有1600多人次出国留学攻读学位或做访问学者。他们建立8个海外党支部,及时组织开展活动,使留学海外人员始终心系祖国,100%按时回国。

  一批英才与一个时代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正副总指挥、总设计师中,有19人毕业于国防科大;2010年8月,第十一届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评选揭晓,有5人毕业于国防科大;从国防科大走出的两院院士占全军的24.5%……

  国以才立,军以才兴。国防科大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专才、兴业英才和治军帅才,开创了一个群星璀璨、百舸争流的创新时代。

  2006年毕业于国防科大的成都军区某部作训参谋彭先举,连续两次前往黎巴嫩南部执行联合维和扫雷排爆任务,创造了“人机爆破扫雷法”“水介质挤压爆破法”等扫雷新方法,完成了在外军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为他授予“联合国维和勋章”:“你们的工作很危险,你们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被评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的戴超凡,从国防科大博士毕业不久,就担任军队重大工程项目技术总师,攻克多项技术难题,3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谈起自己的成绩,戴超凡说:“不是我们自身多么优秀,而是有幸进入了国防科大这座知识的圣殿,有幸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李宣良 吕超 张喆)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