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誉为疾控国家级突击队

2013年12月30日 13:59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誉为疾控国家级突击队
中心医学救援大队官兵出征前宣誓 沈基飞摄
中心专家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为官兵讲解防疫知识 郝成涛摄
中心专家在移动实验室里进行检测 刘 铭摄

  12月24日,刚刚从菲律宾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返回的医疗专家赵彤言,收到了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发来的表扬信。据统计,这是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今年执行的第14项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

  近10年来,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个特殊的红十字方阵,在应对重大疫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抢险救灾等任务中战绩赫赫,被誉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力量中的一支“国家级突击队”,为共和国擎起健康安全盾牌。

  没有“演习”,入场就听“冲锋号”

  2003年,中央军委决定,总后卫生防疫队、总后卫生部卫勤研究室、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等单位转隶军事医学科学院,并依托该院组建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我们没有‘演习’,入场就听到‘冲锋号’,只能边打仗边挖战壕、边冲锋边造枪炮!”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介绍说:过去,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疾控工作并不显山露水,现在后台变前台,领衔牵引国家、军队层面疾病预防控制的战略、战役、战术“三驾马车”。

  那年春天,非典疫情肆虐,该中心专家们力排众议,在国内首次确认非典元凶为冠状病毒,迅速完成4株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率先研制出“免疫荧光法”快速诊断技术,研制出对SARS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干扰素,编写出版首部《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专著,并派出273名医护人员奔赴小汤山医院,直接参与非典患者救治任务,为全国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紧接着,又一场考验不期而至。2003年秋,齐齐哈尔市发生日本遗留化学武器泄漏事故,43名群众中毒。接到命令后,中心迅速派出专家组赶赴现场,不到3小时就确认是芥子气中毒,及时指导当地医院确定救治方案,中毒市民除1人死亡,其余都转危为安,创造了国际同类救治的奇迹。

  2009年4月,凶险的病毒再次与人类展开博弈——北美地区拉响甲流疫情大流行警报。中心专家很快研制出5种运用不同方法检测病毒的试剂,又在全世界首创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特殊人群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9月底,中心作为唯一指定单位,圆满完成国家1300万人份甲型H1N1流感防治药物的储备任务;10月中旬,又向国家储备机构无偿捐献5万人份防治药物,严密构筑了检测确认、高效救治、卫生防护三道防线。

  与病魔搏斗,没有“亚军”只有“冠军”

  “与疫情作斗争,没有亚军只有冠军。”说起病毒,疾控中心主任贺福初用“只能它死,必须我活”来形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严酷性——如果阵地失守,疫情扩散,就将是一场灾难!

  一剑封喉,需有“封喉术”。但是,功夫不能凭嘴说,必须靠实战锻造。记者在该中心采访时,翻开记录近年来疾控中心参与抢险救灾和疾病防控工作活动的影集,看到一个个舍生忘死的拼搏身影——

  铁流滚滚,战车呼啸。盛夏隆冬演兵场,专家们进入实兵演习现场,钻进野营帐篷,让战场疫情传播防控演练导调与作战演习同步融合。

  蚊蝇飞舞,毒虫出没。专家们深入南疆北国,探寻传染病源,研究防治方案……

  一套套应急方案出台,一个个周密计划制定,让平战一体、军民融合的疾控机制渐渐成形。

  2008年5月,汶川抗震救灾中,疾控中心先后派出7批共186人的防疫分队,奔赴灾情最重的映秀地区开展灾后防疫调研和指导工作。从70多岁的老院士到不到20岁的小战士,夜以继日,连续奋战。

  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心29名专家飞赴现场开展水源水质监测,深入乡镇调查,先后提交16项工作建议,为指挥部提供了防疫决策依据。

  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心专家再显身手,扼住疫情咽喉……

  海地,一个远在南美洲的加勒比海国家发生地震。一声令下,中心卫生防疫专家组飞赴震后满目疮痍的太子港,防疫消杀面积达5.1万平方米,发放防疫防病知识宣传材料7800余份,还承担了培训当地医疗防疫工作志愿者的任务,给异国灾区留下了一支“不走的防疫队”。

  绝不能“有地位没能力”“居高位无作为”

  “我们常说‘让有作为者有地位’,现在我们要说‘有地位者要有作为’。”疾控中心政委高福锁告诉记者,作为解放军最高疾控机构和国家战略疾控力量,中心绝不能“有地位没能力”“居高位无作为”,没有实打实的硬功夫,在大难大灾面前“掉链子”,就愧对自己的担当!

  2009年9月,某高校发生甲流疫情,一时间流言四起。疾控中心17名专家迅速赶到现场,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完成了对数百人的大规模疾病流行排查。经过17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成功控制住疫情,社会恐慌情绪烟消云散。

  2012年初,境外媒体报道河北某医院武警戴口罩站岗,疑为当地出现SARS疫情,引起轩然大波。第二天,国家卫生部就澄清事实,公布所谓“疫情”是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及时消除了群众的焦虑。鲜有人知,连夜实施检验、调查真相的正是疾控中心的专家们。

  常言道,流言止于智者,但是“智”从何来?疾控中心领导告诉记者:作为国家级疾控权威机构,关键时刻必须要有“一锤定音”的本领,没能力“定音”,老百姓就难“定心”。

  10年来,中心开创了科研与疾控“一元化领导、一体化运行”的组织管理体制,引领科研团队向战斗团队转型发展,技术水平和实战经验不断提高,成功处置人禽流感、腺病毒、水痘等疫情百余起,战胜烈性传染病病毒十余种,在国家和军队公共卫生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记者 徐叶青 通讯员 刘东峰 沈基飞)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