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盟国家频购潜艇 分析称不会上演海军军备竞赛

2014年02月11日 08: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今年1月,越南向俄罗斯购买的首艘基洛级潜艇抵达金兰军港,并将该艘636型基洛级潜艇名为“河内”号。印尼也有意向俄罗斯购买同型号潜艇,以提升其三艘SS-209舰艇的战斗力。去年11月,新加坡与德国签订了两艘218SG型潜艇的购买合同,这两艘潜艇估计将于2020年编入战斗序列。除上述三国之外,其他一些东盟国家也有意扩充自己的水下战斗力——泰国自2012年从德国购入二手的206A型潜艇后,并未签订新的潜艇订单,但近期却在积极建设潜艇基地和发展训练设施,为将来购买潜艇做准备;菲律宾也一心想要建立自己的潜艇部队,并将反潜作战能力列为下一项需要提升的军事能力。

  东盟国家频频出手向军事大国够买潜艇,不禁使人们想起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东盟国家间上演的“潜艇军备战”。东盟国家军事要员近期的一些公开表态,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印尼防长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购买潜艇是印尼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与其他东盟成员国保持在相同的军力水平上。泰国在谈及购买潜艇的重要性时,也多次与其他东盟国家的水下战斗能力作对比。

  但分析人士指出,从技术层面和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近期东盟国家间并没有爆发潜艇军备战的迹象。并且,东盟成员国之间在潜艇领域不断签订营救、合作协议,国际社会应对东盟局势放心。

  近期一些东盟国家的潜艇军购,旨在提升已有潜艇的战斗效率和能力,各国潜艇数量并未有明显增长。越南海军实力在东盟国家中首屈一指,其潜艇数量到2016年将维持在6艘。印尼潜艇数量在淘汰掉两艘西德时期建造的209S型潜艇后将维持在3艘。新加坡在两艘218SG型潜艇服役前将保有2艘。这样来看,在未来10年左右,东盟国家潜艇数量将保持稳定,不会给域内外国家带来担忧和恐慌。

  潜艇的战斗性能亦未有明显提升。新加坡是东盟首个配备AIP潜艇的国家,这项技术使得非核动力常规潜艇的战斗能力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东盟国家并未争相配备AIP潜艇,近期越南、印尼等国家的购买清单中也未见此潜艇。

  只是在水下发射反舰导弹领域,东盟潜艇部队间显现出了些许“竞争”意味。印尼天蝎级潜艇装备了SM-39型反舰导弹;越南海军随后跟进,装配了Klub-S反舰导弹,印尼从俄罗斯购买的基洛级潜艇也具备类似的作战能力。但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购买配备此项技术的潜艇早已司空见惯,东盟国家的海军装备此项技术,充其量只能算是“与国际接轨”。

  对地区、国家安全构成重要威胁的,是潜射巡航导弹,这种技术可使海军的打击能力大大增强。潜艇搭载的巡航导弹,可在安全距离对地面目标发起攻击,而且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能。任何国家的海军装配或者试图装配此项技术,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警觉。但从目前来看,东盟成员国均未装配此项技术,而且只要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融洽关系能够保持,这项技术也不会出现在东盟国家的军购清单上。

  过去10年间,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国家关系不会倒逼东盟各国间爆发海军军备竞赛。从2000年以来,东盟各国间的领土和权益争议,都在国际法框架下和双边努力协商下得以解决。在海牙国际法庭的参与下,印尼与马来西亚之间关于Sipadan、Ligitan 的岛屿争端,以及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关于Pedra Branca的岛屿争端得以解决。通过双边谈判,印尼和越南在2011年达成协议,解决了专属经济区重叠范围内的渔业利益冲突问题。印尼和新加坡之间也就新加坡海峡争端达成协议。东盟成员国之间的海军正面冲突也很罕见,自2009年马来西亚和印尼在苏拉威西海发生冲突以来,再无类似情况发生。东盟多次在公开场合声称要致力于把东盟打造成一个有力的整体,并尽一切可能避免在成员国内部出现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情况。所有这些都表明,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鉴于潜艇的巨大威力,东盟成员国一定会继续将潜艇列入自己的军购清单。但稳定的内部形势让人相信,东盟成员国之间不会发生军事冲突,各成员国之间的海军力量也会更加平衡,达到相互制衡、更加稳定的状态。(记者 蒋天)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