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空军上海某基地建三级心理服务网 实现工作全覆盖

2014年03月26日 08:57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3月初,空军上海某后勤训练基地室内篮球场上欢声笑语,基地心理服务团队成员正在组织学兵们上心理训练课。一名学兵告诉记者:“大家在轻松活泼的游戏中,充分体验到了团队的信任与责任。”

  据了解,这样的心理训练课在该基地每周组织一次。为了让战士的心灵更灿烂,基地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工作,塑造官兵阳光自信的军人特质,5年多来培训的学兵无一出现心理问题。

  心病当用“心药”医

  “你看这盆花很美,这是心理的客观反映,这盆花美在哪?这是思考后的思想反映。”采访中,基地政委臧立谦指着一株鲜花对记者说:“以前大家搞不清思想工作和心理工作的关系,结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工作成效欠佳。”

  5年前,学兵小胡做完阑尾炎手术后就疑神疑鬼,行为也出现了异常,各级领导做他的思想工作不见成效。此时,刚调入基地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予蜀主动请缨,利用认知疗法、精神分析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治好了小胡的“心病”。

  基地党委恍然大悟,心病当用“心药”医。从此,他们加大了心理服务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构建起基地、大队、学兵队三级心理服务网络,在网上开设“绿色谈心屋”“绿色茶室”“心灵驿站”等,还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建成400多平方米的心理团体训练活动室,实现了心理服务工作全覆盖。

  互助走出心理“阴霾”

  汶川地震发生后,基地20多名四川籍学兵情绪波动较大。基地求助地方心理专家,一起帮助他们有效驱散了心理阴影。

  这场“危机”让基地领导认识到,现有心理服务保障力量难以满足官兵的需求,必须充分发动群众性力量共同参与,通过互助的形式帮助有心理服务需求的官兵走出心理“阴霾”。为此,他们出台政策措施,大力培养心理服务骨干队伍。随后几年中,基地先后有10名不同岗位的心理骨干通过考试,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与此同时,基地还组织教(指)导员、门诊部医生和连队骨干学习心理服务知识,组建心理服务骨干队伍。他们在学兵大队建立心理服务站,连队设置心理观察员,要求每名骨干都“会讲解心理学基本知识、会开展心理教育、会发现官兵的心理问题、会纠正不良心理现象、会提供一般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铸牢战场心理“盾牌”

  前不久,基地大规模实装油料输送演练拉开帷幕,一些初上“战场”的新学兵既激动又不安。演练现场,基地心理服务小组走进学兵中,适时开展心理训练、进行心理疏导。

  “当兵打仗是天职,心理服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展开。”基地司令员于忠臣介绍说,他们针对现代战争对官兵心理适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战斗力的心理服务保障模式,铸牢战场心理“盾牌”。基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印了《战场心理应激反应控制手册》,规范了战场心理服务工作文书。他们还引进了心理健康评估系统,为官兵心理健康评估、心理障碍分析及战场心理测试等提供了科学快捷的筛查工具。

  近年来,该基地还系统收集学兵在演练中容易产生的恐惧、焦虑等7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和不良心理反应数据,以此为参照进行综合建模,通过数据筛选、参照对比和自动分析,研制出“空军部队油料人员安全作业能力测评系统”,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栾 鑫 常达伟 本报特约记者 李 伟)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