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媒:中国强军引发东亚战争可能性越来越高

2014年05月15日 10:56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三艘052D驱逐舰同时舾装 其中一艘已近完工(组图)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5月14日发表美国南加州大学韩国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与贸易教授戴维-C-康的文章称,虽然有观点认为,受中国军事现代化影响,东亚国家都在大规模增强军备,出现军备竞赛乃至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不过,以占GDP的百分比来衡量,东亚地区的军事开支是25年来的低水平,基本只占冷战时期国家开支的一半。而且,文章指出,就相对于经济的开支水平、绝对开支的增长还是从海军人员和部署来看,东亚军事开支都与正处于军备竞赛当中的拉美有相似之处,但中国却是唯一例外,其军事开支一直超过经济增长,而且地区邻国缺乏回应。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近期公布了一年一度的军事开支报告,两家研究所似乎达成了共识,即东亚国家都在大规模增强军备,出现军备竞赛乃至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例如,去年路透社就宣布,亚洲国防开支在现代史上首次超过了欧洲。不过真正的原因是欧洲开支下降的速度快于东亚开支。

  不过,文章指出,这些报道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以占GDP的百分比来衡量,东亚地区的军事开支是25年来的低水平,基本只占冷战时期国家开支的一半。自2002年起,东亚主要国家的开支比拉美国家平均低约50%。军事开支增长最多的是中国。文章称,要准确了解一个国家,就要密切关注该国的言行,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地区威胁感知,帮助美国制定相应的政策。衡量东亚主要国家的国防开支和能力是评估地区威胁感知是否有所强化的一个直接方法。如果开支确实高,那么这个地区就可能越来越危险。如果军事开支低,那么美国重返亚洲就突出了创造地区安全的新方式,即:不仅要关注军事,还要与盟国和伙伴国家责任共担,这对地区持续稳定至关重要。

  文章指出,虽然中国自称希望和平崛起,但其也在快速对武装部队进行现代化,并且日益自信。虽然部队有所精简,不过训练和设备都有所提升。空军的武器装备比以往更好,最引人关注的是中国还在追求蓝水海军。解放军海军增强了潜艇质量,提升了武器和导弹能力,同时也在慢慢打造兵力投送能力。中国军事能力不断强化,对争议岛屿的主权要求越来越强,这给冷战后东亚的平衡造成了更直接的挑战。目前真正的问题不是中国快速增长的军事开支,而是其他东亚国家是否会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回应。

  对此,文章指出,虽然从大多数标准来看,东亚的军事开支都与正处于军备竞赛当中的拉美有相似之处——无论从相对于经济的开支水平、绝对开支的增长还是从海军人员和部署来看,这两个地区都不存在明显的不同。中国是唯一的例外,中国的军事开支一直超过经济增长,而且地区邻国缺乏回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从大多数普通标准来看,虽然东亚的开支与拉美相似,但很难说东亚正在出现军备竞赛。

  文章称,东亚国防开支偏低最明显的原因就是美国强大的安全保护伞。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存在是应对该区地缘政治变化(以及潜在威胁)的一种行之有效战略。中国的崛起并不奇怪,问题是能否继续和平崛起。因此,地区战略会更多地影响中国的意图,而不是经济发展轨迹。让中国融入地区生产网络,依赖国外直接投资可以塑造一个更加和平的中国。如果这一战略失效,那么未来几年中国的国防开支就可能快速飙升。日本可能正在开始朝这一方向发展(这与中国经济有着密切关系),但韩国和澳大利亚可能并不打算改变当前的状态。在这里,美国及其在该区的外交、经济和军事存在会非常重要,盟国也可能会对美国形成刺激(包括军事采购),两面下注。

  最后,文章指出,从很多领域来看,东亚比两百多年前更具政治稳定性、经济繁荣性和整体性。但是,关于中国能否和平崛起,地区国家能否解决诸多海上争端等仍有变数。该区的长期趋势仍较积极,但还需确认趋势中可能出现的断点。首先,地区多边结构已经形成,该地区更有能力来应对冷战后的分歧。其次,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推动自身成为了地区经济投资和贸易中心,这为亚洲经济提供了更大的机遇,而且代价更小。确认这种良好愿景是否会消失,何时消失至关重要。(知远 北风)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