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深化兵役工作调整改革:建立军地融合兵役机构

2014年07月03日 14:53 来源:中国国防报 参与互动(0)

  ●深化兵役工作调整改革,需要强化政府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军地融合的兵役工作机构

  ●在强化政府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建强编实一支“听党指挥、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兵役工作队伍

  ●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构“吸引入伍、激励在伍、保障退伍”的兵役工作长效机制

  习主席多次指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兵役工作。兵役工作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础性工程。深化兵役工作调整改革,就是要从体制机制、力量布局、政策制度等方面,解决与“市场”和“战场”不相适应的问题,不断完善兵役制度,健全兵役工作体制机制,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输送优质兵员。

  健全军地融合的兵役工作机构

  兵役机构是开展兵役工作的组织基础。当前,我国兵役机构还存在体制分散、功能弱化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兵役工作的开展。深化兵役工作调整改革,需要强化政府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军地融合的兵役工作机构。

  强化政府在兵役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兵役工作是国家行为,体现党的意志。深化兵役工作调整改革,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主体地位,明确政府在兵役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要把兵役工作纳入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工作目标和年度考评内容,形成“政府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良好局面。

  推进征集动员与退役安置一体化机构建设。目前,我国征集动员工作主要依托省军区系统各级动员部门完成,退役安置工作主要由政府民政部门牵头负责。二者虽然归口于政府责任主体统一领导,但在应对兵役工作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因此,兵役工作机构的改革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兵役工作的特征属性,加大国家层面领导和统筹力度,可参照“一组两办”模式,将各级政府现行退役士兵安置领导小组和临时性征兵工作领导小组,整合为兵役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一名副职领导任组长,兵役机关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征兵工作办公室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办公室。通过推进征集动员与退役安置工作一体化机构建设,把上下领导机制联起来、把军地力量合起来、把重大工作统起来。

  常设兵役工作机构,为兵役工作常态化提供组织准备。目前,我国兵役工作机构多数是临时成立的。如,在国家下达年度征兵任务后,地方政府通常自上而下临时成立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和征兵工作办公室。这种体制不符合“一季征兵、四季准备”的兵役工作要求。为使兵役工作步入常态化运转轨道,解决每年因人事变动调整兵役机构人员的情况,应逐步推进常设兵役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力求人员固定、机构稳定、制度完善,以保证兵役工作的连续性。

  建设合理优化的兵役工作队伍

  实践证明,建强兵役工作队伍是确保兵役工作质量的有力保证。深化兵役工作调整改革,需要在强化政府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建强编实一支“听党指挥、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兵役工作队伍。

  充分发挥兵役机关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我国《兵役法》规定: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兼同级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是本地区兵役工作的主管部门和牵头单位。建强兵役工作队伍,首先要发挥兵役机关的主导作用,由各级兵役机关具体负责本地区兵役工作的组织领导、筹划协调、政策研究和检查指导等工作。

  重点抓好高等院校等基层武装机构专武干部队伍建设。随着征集对象主体向大学生聚焦,高等院校等基层武装机构在兵役工作中的职能地位日益凸显。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普遍成立武装机构,多数是兼职人员负责本校学生兵役工作。但每年七八月份,老师学生放假,许多高校兵役工作出现“挂空挡”现象,大学生征集工作无人管、无人干。为此,需要加强高等学校等基层武装机构建设,编配专职人员,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做好大学生兵役工作的能力素质。

  发挥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作用,促进兵役工作末端落实。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是兵役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末端落实者,是保证兵役工作在基层落实的重要力量。兵役工作只有在社会基层组织得到落实,才能见到成效。为此,需要在基层党建中赋予兵役工作组织功能,发挥基层组织贴近群众的优势,让兵役工作走进单位、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进而营造人人关心国防的良好社会氛围。

  完善配套长效的兵役工作机制

  兵役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看政策。当前,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降低,民兵预备役活动难开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兵役政策相对滞后且衔接配套不够。因此,深化兵役工作调整改革,需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构“吸引入伍、激励在伍、保障退伍”的兵役工作长效机制。

  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兵役负担和优抚待遇。深化兵役工作调整改革,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国防需求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等实际,科学合理分配兵役任务。另一方面,应建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兵役负担的保障机制,改革义务兵优待金发放办法,把现行优待金全部由地方财政支出,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加大中央财政在士兵退役安置经费中所占比重,并建立健全自然增长机制;探索设立国防代役金,健全中央财政补贴制度,减轻地方政府因兵役任务重而产生的额外负担。

  搞好兵役法规政策衔接配套。应加大兵役法规政策的整体设计,着眼兵役工作全过程、全要素,建构完善“吸引入伍、激励在伍、服务退伍”的兵役工作政策体系。吸引入伍政策,主要保障应征公民在“政治上有进步、社会上有地位、发展上有前途、经济上不吃亏”。激励在伍政策,主要保障现役军人“走入军营有发展、就业深造有优势、一人服役全家受益”。服务退伍政策,主要保障军人退役不退位、退役生活有优待。如,退役士兵家庭应优先享受城镇保障性住房;对执行过非战争军事行动和急难险重任务的退役士兵,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等等。

  为兵役“出口”开辟绿色通道,促进军地人才社会流通。当前,制约兵役工作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就是兵役“出口”不畅。无论是服现役还是服预备役,“出口”不畅都会带来兵役权利与义务失衡,进而影响军地人才社会流通。为此,需要融合军地资源,为兵役“出口”开辟绿色通道。如,完善优待安置政策,拓展退役士兵就业安置渠道,把退役士兵优先纳入各级政府新增公益性岗位招录范围;在各类财政拨款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拿出具体的刚性比例专门招聘退役士兵。再如,依托我国现行兵役制度,通过民兵预备役组织形式,培养军地通用人才。(黄相亮)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