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武直10总师:亲自上战机测试武器 前推技术20年(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16日 10:3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直-10武装直升机。

直-10武装直升机。

  “难道直升机是纸糊的!”

  直升机的特点鲜明,可以垂直起降和在空中悬停,不依托机场,在任何需要的地方都可以起降,便于灵活部署。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可控制在0-360公里/小时之间,有利于与陆军作战行动融合,便于在“一树之高”贴地飞行,也可利用地形地物隐蔽出击。

  正是由于这些性能,直升机在战争中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上个世纪80年代,关于“陆军不能只是运输兵;陆军需要飞上“一树之高”的天空;陆军需要自己的‘树梢杀手’”这样的呼声日渐受到中央军委重视。

  然而,此时的中国直升机设计所仍处于萧条的状态,在吴希明的记忆中,那时山区的生活艰苦,由于型号匮乏,所里的年轻人都是想尽各种办法争活干。

  1986年,在中国军队百万大裁军的同时,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我军陆军航空兵,虽然比外军晚了20年,但是,对于中国直升机来说,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为了弥补陆军武装反坦克直升机严重不足的局面,刚组建的陆航部队提出了研制武装直升机的要求,直-9武装型直升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成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多用途武装直升机。

  年仅21岁的吴希明在师傅的带领下,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直升机工程,什么是直升机设计。

  “直-9武装直升机是在民用直升机基础上改进的武装直升机,我们想赋予它最好的作战效能。”当时,参与总体设计的吴希明还没有意识到,如何解决机体结构与配装各类武器兼容性的问题,这将是一个决定生死存亡的艰难挑战。

  1988年,进行直-9武装型直升机地面反坦克导弹发射试验时,意想不到的挫折发生了。

  “当第一枚反坦克导弹发射后,直-9武装直升机的尾部已经不见了,由于尾部是复合材料制造的,整个试验现场,复合材料的蜂窝结构漫天飘散,导弹的研制方不禁惊呼,难道直升机是纸糊的!我们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吴希明回忆说:“这是直-9武装型直升机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挫折,差一点导致型号下马。”

  在当时,无论是导弹还是直升机的设计单位,都没有考虑导弹发射的冲击波与后坐力对机体结构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复合材料制造的机体结构是否能承受导弹发射时尾喷火焰的高温。试验失败后,两家研制单位才开始分析武器发射对直升机机体结构的影响。

  “那段日子干的很苦,所里500多名设计人员全部铺在直-9武装型直升机上。整整用了3年时间,我们才最终解决了直升机与武器系统的匹配问题。”吴希明说:“放在现在,十几个设计人员,几个月就能完成,可想而知,当时我们的基础是多么薄弱。”

  “在工程中,一切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一切问题都需要综合而平衡的去处理,一切问题都需要在妥协与取舍间做出抉择,只有不断的迭代与综合才能使一个设计臻于完美。”只要是谈到直升机工程,吴希明总是动情的说:“设计中的挫折总是煎熬的,但这也正是工程永恒的魅力所在。”

  1999年10月1日,直-9武装型直升机参加了国庆50周年阅兵,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它飞的让我太高兴了!”

  直-11是一款多用途军民两用2吨级轻型直升机,也是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目前,它是我国出勤率最高的一款直升机,尤其是交付给中央电视台的航拍型直-11一年能飞行500多小时。无论是西气东输工程还是淮河流域抗洪救灾,直-11几乎见证了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重大的新闻事件。

  “它飞的让我太高兴了!”每次提到直-11,作为它的气动外形设计者,吴希明总会心情愉悦:“它的研制过程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挫折,这要得益于当时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样机。”

  为了给直-11寻找最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机体外形,所里花费2000多万元从国外进口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但是,无论是计算机工程师还是直升机设计师,没有人知道如何使用这种最先进的设计手段。

  吴希明说:“我们是国内第一个使用这套系统的,那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既要设计产品还要掌握设计手段,的确非常辛苦。”

  一年后,吴希明首次用这套系统完成了直-11全机理论外形设计,填补了我国直升机领域空白,开辟了直升机数字化设计的先河。

  1994年12月,直-11顺利实现首飞,我国终于拥有了第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

  吴希明经常说自己是幸运的,赶上了中国直升机的春天,短短的10年间,他就参加了两个重要型号的设计,而很多老一代直升机人,终其一生仅仅只是在设计一个零件。

  这一阶段,也是我国直升机工业创建以来政策最明确、投资力度最大、发展最稳定的时期,无论是军队日益增大的需求还是民用市场的发展,无疑都为直升机工业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更为关键的是,在直-8、直-9与直-11系列直升机改型发展的同时,也迅速促进了与之配套的发动机产业的进步。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