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聚焦战列舰:日本大和号沉没终结大舰巨炮时代(图)(3)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30日 12:44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大和”号沉没结束战列舰时代

  二战实践颠覆战列舰地位

  一战中的日德兰海战所展示的战列舰舰队决战争夺制海权的场景,令当时世界上各主要海军强国坚定了对大舰巨炮的崇拜,而对在一战后期迅速崛起的潜艇和航空兵蕴含的巨大作战潜力视而不见。

  在总结了日德兰海战的成败得失后,世界各国海军高层认为,要在未来的战列舰决战中取胜,必须同时拥有英国战列舰的强大火力和高速度以及德国战列舰优异的防护性能,其结果就是战列舰越造越大。

  然而,就在各国海军纷纷斥巨资建造大型乃至超级战列舰的时候,美国陆军少将威廉·米切尔于1924年出版了《空中国防论》一书,书中用翔实的数据论证了“通过空袭能击沉所有的军舰”。而英美日等国海军在训练、演习和实战中也都不同程度地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但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战列舰在各国海军中的主导地位始终没有被动摇,甚至对战列舰主导地位的怀疑论都会被斥为离经叛道的异端。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各国海军尤其是海军高层的保守思想作怪。

  在任何时代,海军都是高技术军种,同时也是最昂贵的军种。一艘战列舰的造价则动辄以数十甚至数百亿计,由于造价昂贵,服役周期最短也要8至10年。因而,海军主战装备的调整往往花费巨大,难以在短期内调整到位。从人的角度来看,当时世界各国海军掌握实权的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是在“大舰巨炮”的理论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即便是后来在太平洋战场上将航空兵运用到出神入化境界的美国海军,其主要指挥官从骨子里也是崇尚大舰巨炮的。只是,一来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把美国的大舰巨炮都弄没了,二来是信奉实用主义的美国人更能接受现实,而不是死抱教条。

  “大和”号沉没结束战列舰时代

  日本“大和”号战列舰堪称史上空前绝后的超级战列舰,1937年11月开始建造,1941年12月完工。该舰标准排水量65000吨,舰体全长263米,舰宽38.9米,主炮口径460毫米,主装甲厚度为410毫米,最高航速达到27节。

  “大和”号建成后,便成为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但“大和”号可谓生不逢时,当它建成服役时,战列舰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尤其是到了太平洋战争后期,因为缺乏有效的空中掩护以及燃料不足的原因,“大和”号长期趴在锚地内,成为了战争的看客。最后,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一亿玉碎”的疯狂叫嚣中走上了穷途末路。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日本人出于“保密”的考虑,即便是对“大和”号上的普通水兵和基层军官也宣称舰上装备的是406毫米主炮,以至于当“大和”号投入实战时,舰上的绝大多数官兵并不知道他们的军舰上的主炮比敌人的口径大、射程远。

  1945年4月7日, “大和”号战列舰在司令官伊藤整一中将的指挥下,率领联合舰队残存的最后十艘舰艇,向正在进攻硫磺岛的美国海军特混编队发起自杀式的菊水特攻作战。而当美军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得知“大和”号出击的消息后,曾有过让舰队中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去与之对决的想法,但经过反复权衡后,他还是命令舰队中的航母舰载机去执行击沉“大和”号的任务。当天中午12时31分,美军开始对“大和”号展开攻击。在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负隅顽抗后,曾经被视为日本海军骄傲的“大和”号战列舰被彻底葬入大海深处。“大和”号的沉没,也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彻底终结。

  二战后,由于航空兵和导弹武器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便不再建造新的战列舰。战列舰也逐渐成为了历史名词。仅存的一些战列舰也都成为了各国海军博物馆中的展品,供后人参观。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