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二炮兵抗震救灾部队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确保任务高效完成

2014年08月10日 08: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云南巧家8月10日电(杨永刚?吴天喜)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第二炮兵抗震救灾部队闻令而动,不分昼夜千里机动开赴灾区。道路抢通、物资抢运、水质检测、消杀防疫……部队开进到哪里,战斗就在哪里打响;任务布置到哪里,官兵就奋战到哪里,在受灾群众心目中树起了一个响当当的标杆。

  这支部队何以保持如此高昂的士气?第二炮兵某基地政委穆修栋一语点破:“在抗震就灾任务中,我们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确保了部队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第二炮兵抗震救灾部队近一半官兵执行过汶川抗震、西南抗旱、彝良抗震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不仅有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经验,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战斗故事。

  他们用官兵救灾故事激励抗震救灾官兵,利用临战动员、行军途中、任务间隙,让参加过重大任务的官兵讲述亲历的感人故事。

  某部防化分队代理排长、上士李亚涛曾在汶川灾区坚守100余天,担负洗消防疫任务。8月8日下午,他带领7名防疫队员,徒步前往重灾区红石岩村。

  面对空气中弥漫的刺鼻味道,首次参加灾区防疫任务的7名战士,心中不免有些紧张,调制消毒液的手不由地发抖起来。为缓解战友们的情绪,他讲述起自己的那段“战斗故事”。

  “那么大的地震,数不清的动物尸体,我们不抓紧防疫,一旦出了疫情,那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老百姓遭受地震,已经是一次创伤,绝不能让他们的伤痛加重。”

  那夜,他们身背100斤重的电动便携式洗消器,在受灾群众的带路下,一直干到了凌晨时分,疲惫至极,就睡在了村口空旷处。

  从巧家县包谷垴乡通往燕麦沟的乡村公路,沿途有5个村庄,受灾群众3000余户12000多人。

  “打通生命线,舍命保畅通”“人民利益高于天,火箭兵使命重如山”“人民有难我有责,抗震救灾我当先”……一条条战斗口号,在打通这条“生命线”工兵分队中传颂。他们在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的半山腰开进,面对随时可能的山体塌方,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在短短7个半小时内便打通了这条生命通道。

  某基地政治部副主任闵波告诉记者:“战斗口号就是一声冲锋号,激励我们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牺牲自己的一切。”

  在青山村,由于“老虎崖”的阻拦,大型救灾车辆无法通行。某团团长肖权带头叫响:“争分夺秒,虎口拔牙”。很快,随着4声巨响,“老虎崖”被成功爆破。

  “今天,在巧家县包谷垴乡新坪村孙家垭口,看着受灾群众悲伤的眼神,我的心碎了。能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感受到了做一名军人的自豪。”这是533医院护士、上等兵雷丹写于8月7日的日记。

  那天,为确保受灾群众吃上放心水,她跟随医疗防疫分队进村入户为村民家里的水窖进行水质检测。回到宿营地,这位打小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娇娇女”,打着手电写下了救灾见闻。她坦言:“自己仿佛一下子长大许多。”

  在灾区奋战的日日夜夜里,官兵们写下了许多“战地日记”,篇幅或长或短,内容有详有略,虽然有的文字略显稚嫩,但篇篇都是肺腑之言,字里行间,涌动的是对人民的真情。(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