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1929年古田会议背景:党和军队关系问题争论激烈(5)

2014年09月23日 09:13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一名叫刘安恭的中央军事部特派员带着中央写给红四军前委的“二月来信”,来到瑞金。任谁都没想到,此人和此信的出现,如同一股冬日寒流,吹得红四军上下惶惶不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正义事业胜利的逻辑。

  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和外部环境的好转,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红四军内部愈加滋生和蔓延。一些青年士兵花光了部队发的零用钱后,就结伙私自去打土豪,甚至出现了赌博嫖娼、挟公款逃跑的现象。

  此时,新的考验与挑战已经倏然来临: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在党员成分主要是农民的条件下,如何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把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建设成为新型无产阶级军队?面对这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闻所未闻的新课题,共产国际在探索思考,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思考,朱毛红军也在探索思考。

  1929年4月3日,一名叫刘安恭的中央军事部特派员带着中央写给红四军前委的“二月来信”,来到瑞金。任谁都没想到,此人和此信的出现,如同一股冬日寒流,吹得红四军上下惶惶不安。

  手捧来信,读到中央对朱毛红军的关注和焦念,毛泽东和朱德十分高兴。可越往下看,两人的心情就越发沉重起来。来信读罢,朱德紧锁眉头,毛泽东则猛地丢掉手中的烟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气愤地说:“不知道中央是什么意思?太悲观了,太悲观了!我不离开,我不走,拿轿子抬我也不走!”

  原来,“二月来信”对红四军作了如此“重要指示”:“应有计划地有关联地将红军的武装力量分成小部队的组织,散入湘赣边境各乡村中进行和深入土地革命”;“依据目前的形势,决定朱毛两同志有离开部队来中央的需要”“因为朱毛两同志留在部队中,目标即大,徒惹敌人更多的注意”。

  4月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中央“二月来信”。会后,毛泽东以红四军前敌委员会的名义给中央复信,陈述了不同意见,并向中央报告了红四军的状况和计划。中央从复信中得到了关于朱毛红军更为全面的信息,也就不再坚持之前的错误意见,而且对朱毛红军的发展给予了更加有力的支持。然而,“二月来信”中的消极思想却在广大红四军官兵中沸沸扬扬地传开了。

  无独有偶,“信使”刘安恭很快当上了红四军临时军委书记的要职。初来乍到,毛泽东、朱德等人都对他寄予厚望。但在留学德国、苏联多年的刘安恭眼里,红四军只是一支几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农民武装,“规章制度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上没有记载,一个字也对不上号,不合规范,土里土气,统统应该废除。”带着傲慢与偏见,上任没几天,刘安恭就在主持的一次临时军委会议上作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前委只讨论行动问题,不要管军队的其他事情。

  对于临时军委的这一决定,毛泽东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在他看来,作为下级的军委对作为上级的前委做出权利限制,不仅有悖于组织原则,使前委的工作发生极大困难,更会引起党内的混乱。

  于是,一场表面上是红四军要不要成立军委、实质上是党和军队关系问题的争论甚嚣尘上。

  (本文作者为古田会议纪念馆原馆长、福建省龙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傅柒生)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